敦的组词
敦常见的组词有:敦聘,敦喻,敦教,敦谕,敦敦,敦煌五龙,敦缛,敦品,敦圉,敦盘,敦阜,敦学,敦庞之朴,敦祗,敦敦实实,敦序,敦逼,敦勉,敦睦邦交,敦敬,敦慎,敦煌石室,敦修,敦趣,敦洽雠糜,敦丘,敦晓,敦煌词,敦庞,敦诱
词语 | 解释 |
---|---|
敦聘 | 敦聘 dūn/duì pìn〈书〉诚恳地聘请 。 |
敦喻 | 敦喻 dūn/duì yù1.见"敦谕"。 |
敦教 | 敦教 dūn/duì jiào/jiāo1.勉励教诲。 2.注重礼教。 |
敦谕 | 敦谕 dūn/duì yù1.亦作"敦喻"。 2.劝勉晓喻。 |
敦敦 | 敦敦 dūn/duì dūn/duì1.孜孜不倦貌。 |
敦煌五龙 | 敦煌五龙 dūn/duì huáng wǔ lóng1.晋代敦煌人索靖﹑泛衷﹑张甝﹑索紾﹑索永的合称。因其俱有逸群之才,故称。 |
敦缛 | 敦缛 dūn/duì rù1.形容文章风格淳厚绵密。 |
敦品 | 敦品 dūn/duì pǐn1.砥砺品德。 |
敦圉 | 敦圉 dūn/duì yǔ1.盛怒貌。 |
敦盘 | 敦盘 dūn/duì pán1.指玉敦和珠盘。古代天子或诸侯盟会所用的礼器。敦以盛食,盘以盛血,皆用木制,珠玉为饰。见《周礼.天官.玉府》。后以"熟盘"指宾主聚会或使节交往。 |
敦阜 | 敦阜 dūn/duì fù1.土的别称。 |
敦学 | 敦学 dūn/duì xué1.勤勉学习。 |
敦庞之朴 | 敦庞之朴 dūn páng zhī pǔ敦庞:敦厚;朴:没有加工过的,不加修饰。比喻质朴敦厚。 |
敦祗 | 敦祗 dūn/duì zhī1.诚笃恭敬。 |
敦敦实实 | 敦敦实实 dūn dūn shí shí指人长得结实粗壮。 |
敦序 | 敦序 dūn/duì xù1.亦作"敦叙"。亦作"敦叙"。亦作"敦叙"。 2.《史记.夏本纪》:"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裴骃集解引郑玄曰:"次序九族而亲之"。今本《书.皋陶谟》作"惇叙"。谓使九族亲厚而有序。后谓亲睦和顺。 |
敦逼 | 敦逼 dūn/duì bī1.敦促逼迫。 |
敦勉 | 敦勉 dūn/duì miǎn1.勤勉。 2.劝勉。 |
敦睦邦交 | 敦睦邦交 dūn mù bāng jiāo敦:纯厚,诚恳;睦:和睦。保全国家之间的关系诚挚友好。 |
敦敬 | 敦敬 dūn/duì jìng1.敦厚恭敬。 |
敦慎 | 敦慎 dūn/duì shèn1.敦厚谨慎。 |
敦煌石室 | 敦煌石室 dūn/duì huáng shí/dàn shì1.亦称"敦煌石窟"。 2.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一般指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山麓。其处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馀,壁画﹑塑像(多系佛像)极多。自东晋迄元,皆有建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于复壁中发现藏经室,内藏手写佛经及美术作品等,极为丰富。写本最早为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最晩为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而以唐﹑五代的为最多。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先后前往 |
敦修 | 敦修 dūn/duì xiū1.砥砺德行,治理政事。 |
敦趣 | 敦趣 dūn/duì qù/cù1.见"敦促"。 |
敦洽雠糜 | 敦洽雠糜 dūn/duì qià chóu mí/méi1.古丑女名。因其敦厚和合与人无仇,故名。糜,通"靡"。 |
敦丘 | 敦丘 dūn/duì qiū1.一层之丘。 |
敦晓 | 敦晓 dūn/duì xiǎo1.劝勉开导。 |
敦煌词 | 敦煌词 dūn/duì huáng cí清末(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世称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五代词。约写于公元8-10世纪。多为无名氏的作品,包含部分民间创作,也有极少数可考知作者的文人词。是研究词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
敦庞 | 敦庞 dūn/duì páng1.亦作"敦龎"。 2.丰厚,富足。 3.厚大;壮大。 4.敦厚朴实。 |
敦诱 | 敦诱 dūn/duì yòu1.劝勉诱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