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的组词

敦常见的组词有:敦厚,敦晓,敦信,敦敏,敦龎,敦勉,敦诗说礼,敦劝,敦长,敦害,敦适,敦厉,敦睦,敦煌,敦乐,敦壮,敦圉,敦煌石窟,敦睦邦交,敦朴,敦释,敦然,敦慰,敦琢,敦恪,敦比,敦圄,敦序,敦愿,敦学

词语 解释
敦厚 dūn/duì hòu忠厚:温柔~ㄧ质朴~。
敦晓 dūn/duì xiǎo1.劝勉开导。
敦信 dūn/duì xìn/shēn1.犹笃信。 2.尊重信义。
敦敏 dūn/duì mǐn1.笃实敏捷。
敦龎 dūn/duì páng1.见"敦庞"。
敦勉 dūn/duì miǎn1.勤勉。 2.劝勉。
诗说礼 敦诗说礼 dūn shī shuō lǐ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敦劝 dūn/duì quàn1.敦促劝勉。
敦长 dūn/duì cháng/zhǎng1.屯长。敦,通"屯"。秦汉时戍边军中的领队。
敦害 dūn/duì hài1.怨怒妒忌。
敦适 dūn/duì shì/kuò1.罪恶与过失。适,通"谪"。
敦厉 dūn/duì lì1.亦作"敦励"。 2.劝勉,勉励。
敦睦 dūn/duì mù〈书〉使亲善和睦:~邦交。
敦煌 dūn/duì huáng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
敦乐 dūn/duì lè/yuè1.谓崇尚音乐。
敦壮 dūn/duì zhuàng1.结实强壮。
敦圉 dūn/duì yǔ1.盛怒貌。
煌石窟 敦煌石窟 dūn huáng shí kū中国著名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等四区。一般指莫高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睦邦交 敦睦邦交 dūn mù bāng jiāo敦:纯厚,诚恳;睦:和睦。保全国家之间的关系诚挚友好。
敦朴 dūn/duì pǔ/pò/pō/piáo1.敦厚朴素。
敦释 dūn/duì shì1.劝解。
敦然 dūn/duì rán1.淳厚貌;浑厚貌。 2.粗厚结实貌。
敦慰 dūn/duì wèi1.慰勉。
敦琢 dūn/duì zhuó/zuó1.犹雕琢。引申为选择。
敦恪 dūn/duì kè1.敦厚谨慎。
敦比 dūn/duì bǐ1.治理。
敦圄 dūn/duì yǔ1.古代传说中的野兽,似虎而小。一说仙人名。
敦序 dūn/duì xù1.亦作"敦叙"。亦作"敦叙"。亦作"敦叙"。 2.《史记.夏本纪》:"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裴骃集解引郑玄曰:"次序九族而亲之"。今本《书.皋陶谟》作"惇叙"。谓使九族亲厚而有序。后谓亲睦和顺。
敦愿 dūn/duì yuàn1.敦厚恭谨。
敦学 dūn/duì xué1.勤勉学习。

敦的二字词语

敦的三字词语

煌市 煌词

敦的四字成语

诗说礼 煌石窟 睦邦交 煌石室 本务实 煌变文 洽雠糜 默寡言 实实 庞之朴 世厉俗

其他字的组词

尓组词 屷组词 陆组词 彼组词 沾组词 柏组词 宴组词 顿组词 旋组词 淳组词 裳组词 嘀组词 褐组词 䮸组词 讇组词 矖组词 癳组词 虪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