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的组词
尸常见的组词有:尸忝,尸蹷,尸布,尸冢之间,尸体,尸袭,尸变,尸宅,尸窃,尸居,尸图,尸蜡,尸虫,尸皮,尸寝,尸山血海,尸主,尸横遍野,尸祭,尸事,尸职,尸位病民,尸宠,尸乡翁,尸素,尸疰,尸柩,尸车,尸官,尸位
| 词语 | 解释 |
|---|---|
| 尸忝 | 尸忝 shī tiǎn1.谦词。犹言无功而得。 |
| 尸蹷 | 尸蹷 shī jué1.亦作"尸厥"。 2.病名。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
| 尸布 | 尸布 shī bù1.棺材、柩车或坟墓上覆盖的厚布。 |
| 尸冢之间 | 尸冢之间 shī zhǒng zhī jiān在尸首与坟墓之间。比喻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 |
| 尸体 | 尸体 shī tǐ/tī/bèn1.人或动物死后的躯体。 |
| 尸袭 | 尸袭 shī xí1.替代。 |
| 尸变 | 尸变 shī biàn1. 一种迷信的传说,说是在灵床上的尸体会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复活起来又叫“诈尸”。 |
| 尸宅 | 尸宅 shī zhái1.指躯壳,肉体。 |
| 尸窃 | 尸窃 shī qiè1.犹尸位。 |
| 尸居 | 尸居 shī jú1.谓安居而无为。 2.指居位而不尽职。 3.见"尸居余气"。 |
| 尸图 | 尸图 shī tú1.检验尸体受伤部位的报告书。 |
| 尸蜡 | 尸蜡 shī là/zhà1.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尸体埋在不通风的潮湿地方或停留水中,三个月后,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结合,形成脂肪酸铵﹐再和水中的钙﹑镁等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灰白色蜡状物质,使埋葬多年的尸体不干枯腐朽。 |
| 尸虫 | 尸虫 shī chóng1.滋生在腐烂尸体上的虫。 2.道家谓人体内有尸虫,伺人失误,凡庚申日向上帝进谗以求飨。唐柳宗元有《骂尸虫文》。 |
| 尸皮 | 尸皮 shī pí1.亦作"尸皮子"。 2.詈词。指衣服。 |
| 尸寝 | 尸寝 shī qǐn1.如尸体般躺卧。 |
| 尸山血海 | 尸山血海 shī shān xuè hǎi形容杀人之多。 |
| 尸主 | 尸主 shī zhǔ1.命案中死者的亲属。 |
| 尸横遍野 | 尸横遍野 shī héng biàn yě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
| 尸祭 | 尸祭 shī jì/zhài1.主祭。 |
| 尸事 | 尸事 shī shì1.指古代大夫的祭礼。 |
| 尸职 | 尸职 shī zhí1.犹尸位,失职。 |
| 尸位病民 | 尸位病民 shī wèi bìng mín误:使受损害。指占着职位不做事,使百姓受到损失。 |
| 尸宠 | 尸宠 shī chǒng1.谓臣见君非而不谏,徒被宠幸。 |
| 尸乡翁 | 尸乡翁 shī xiāng wēng1.指祝鸡翁。 |
| 尸素 | 尸素 shī sù1.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常用作自谦之词。 2.指居位食禄不尽职的人。 |
| 尸疰 | 尸疰 shī zhù1.亦作"尸注"。 2.中医病名。痨瘵病。即肺结核。病程缓慢且相互传染。 |
| 尸柩 | 尸柩 shī jiù1.盛有尸体的棺材。 |
| 尸车 | 尸车 shī chē/jú1.载尸柩的车子。 |
| 尸官 | 尸官 shī guān1.犹尸位。 |
| 尸位 | 尸位 shī wèi1.谓居位而无所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