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组词
性常见的组词有:性兴奋,性解,性急口快,性禀,性器官,性理,性道,性理学,性心,性习,性识,性紧,性伙伴,性能,性病,性恶,性分,性格,性儿,性发,性三品说,性僻,性感,性地,性趣,性情中人,性骚扰,性真,性度,性大
词语 | 解释 |
---|---|
性兴奋 | 性兴奋 xìng xīng/xìng fèn1. 由性欲带来的兴奋;尤指雌性哺乳动物的性兴奋。 |
性解 | 性解 xìng jiě/jiè/xiè1.谓禀性颖悟。指天才。 |
性急口快 | 性急口快 xìng jí kǒu kuài性子急,有话就说。 |
性禀 | 性禀 xìng bǐng1.禀性,本性。 |
性器官 | 性器官 xìng qì guān1. 人及高等动物所具的生殖器官。 |
性理 | 性理 xìng lǐ1.谓生命之原理﹑规律。 2.情绪和理智。 3.人性与天理。指宋儒性理之学。 |
性道 | 性道 xìng dào1.禀性。 2.人性与天道。 |
性理学 | 性理学 xìng lǐ xué1.指宋儒程(程颢﹑程颐)朱(朱熹)派理学。本于程颐"性即理也"之说。因别于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之说,故清儒以"性理之学"标举程朱派理学。 |
性心 | 性心 xìng xīn1.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 |
性习 | 性习 xìng xí1.习性,习惯。 |
性识 | 性识 xìng shí/zhì1.天分,悟性。 2.佛教称众生的根性心识。 |
性紧 | 性紧 xìng jǐn1.性急。 |
性伙伴 | 性伙伴 xìng huǒ bàn1. 互相满足性欲的伴侣。 |
性能 | 性能 xìng néng/nài器材、物品具有的功能:性能良好。 |
性病 | 性病 xìng bìng1.旧称"花柳病"。男女性器官患梅毒﹑淋病﹑软性下疳等疾病的统称。主要由性交传染。 |
性恶 | 性恶 xìng è/wù/ě/wū1.战国时荀子的观点之一。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以礼义刑罚治之,才能使之改恶从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也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 |
性分 | 性分 xìng fēn/fèn1.犹天性,本性。 2.性命。 3.犹情分。 |
性格 | 性格 xìng gé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3)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4)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
性儿 | 性儿 xìng ér/er1.性子,脾气。 |
性发 | 性发 xìng fā/fà1.脾气发作。 |
性三品说 | 性三品说 xìng sān pǐn shuō/shuì/yuè1.汉董仲舒和唐韩愈的人性学说。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主张"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因"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恶,"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韩愈进一步提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并把"性"和"情"对立起来,"性"的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生"的;"情"的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接于物而生"的。参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唐韩愈《原性》。 |
性僻 | 性僻 xìng pì1.性情喜好。僻,通"癖"。 |
性感 | 性感 xìng gǎn1.谓富有性的诱惑力。 |
性地 | 性地 xìng dì/de1.禀性;性情。 |
性趣 | 性趣 xìng qù/cù1.性情志趣。 |
性情中人 | 性情中人 xìng qíng zhōng rén性情:性格。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 |
性骚扰 | 性骚扰 xìng sāo rǎo指用轻佻、下流的语言或举动对异性进行骚扰(多指男性对女性)。 |
性真 | 性真 xìng zhēn1.性情真率。 2.指天真烂漫。 3.谓真性。 |
性度 | 性度 xìng dù/duó1.性情度量;性情气度。 |
性大 | 性大 xìng dà/dài/tài1.脾气大,性情急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