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组词
马常见的组词有:马喙,马疕,马快手,马八二,马勺,马斯特里赫特,马蕃,马提尼克岛,马提灯,马驹,马利亚,马前卒,马尿,马韩,马蓟,马杆,马牛襟裾,马醉木,马头墙,马蹄莲,马条条,马头调,马栏,马下,马将,马师曾(1900-1964),马揖,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尾罗,马糊
词语 | 解释 |
---|---|
马喙 | 马喙 mǎ huì1.犹马口。 |
马疕 | 马疕 mǎ bǐ1.马勃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马勃》。 |
马快手 | 马快手 mǎ kuài shǒu1.见"马快"。 |
马八二 | 马八二 mǎ bā èr1.见"马八儿"。 |
马勺 | 马勺 mǎ sháo1.亦作"马杓"。 2.形似马蹄的一种勺子。 |
马斯特里赫特 | 马斯特里赫特 mǎ sī tè lǐ hè tè荷兰历史名城。人口11.3万(1983年)。产煤,有冶金、化学、橡胶、玻璃等工业。中欧和北欧间交通枢纽。市内多名胜古迹,有建于5世纪的教堂以及欧洲巴罗克建筑的市政厅和现代艺术博物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于此。 |
马蕃 | 马蕃 mǎ fán/fān/bō/pí1.见"马粪"。 |
马提尼克岛 | 马提尼克岛 mǎ tí/dī/dǐ ní kè dǎo法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在西印度群岛东部。面积1100平方千米。人口约34万(1989年)。首府法兰西堡。主产甘蔗、香蕉、菠萝等。旅游业颇盛。 |
马提灯 | 马提灯 mǎ tí/dī/dǐ dēng1.马灯。一种手提的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 |
马驹 | 马驹 mǎ jú1.幼小的马;少壮的马。 2.大蚁的别名。 3.草名。 |
马利亚 | 马利亚 mǎ lì yà1.耶稣母亲玛利亚的另一译名。 |
马前卒 | 马前卒 mǎ qián zú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
马尿 | 马尿 mǎ niào/suī1.酒的贬称。 |
马韩 | 马韩 mǎ hán1.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 |
马蓟 | 马蓟 mǎ jì1.大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 2.术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 |
马杆 | 马杆 mǎ gān/gǎn1.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
马牛襟裾 | 马牛襟裾 mǎ niú jīn jū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
马醉木 | 马醉木 mǎ zuì mù1.常绿灌木。叶长卵形,花小,白色,花冠呈壶状,向下垂。叶有剧毒,可制杀虫药﹐牛马误食后会发生醉态。 |
马头墙 | 马头墙 mǎ tóu/tou qiáng1.我国传统建筑中双坡屋顶的山墙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 |
马蹄莲 | 马蹄莲 mǎ tí lián1.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状茎。叶基生,心状卵形。初夏抽肉穗花序,外有漏斗状的佛焰苞,白色或乳色,形似花冠,颇美丽。栽培供观赏。 |
马条条 | 马条条 mǎ tiáo/tiāo tiáo/tiāo1.方言。小马。 |
马头调 | 马头调 mǎ tóu/tou tiáo/diào民间曲调名。清初至道光间流行,晚清时已很少传唱。一般六十三字,可加衬字,平仄韵通押。 |
马栏 | 马栏 mǎ lán1.亦作"马兰"。亦作"马阑"。 2.马厩。 |
马下 | 马下 mǎ xià1.神名。 2.指去官赋闲。 |
马将 | 马将 mǎ jiāng/jiàng1.见"马将牌"。 |
马师曾(1900-1964) | 马师曾(1900-1964) mǎ shī zēng/céng (1900-1964)粤剧演员。广东顺德人。十七岁学艺,演丑生。长期在广州、港澳以及东南亚一带演出。1955年加入广东省粤剧团。也擅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所创“乞儿喉”,世称“马腔”。擅演《搜书院》、《关汉卿》等剧。曾任广东粤剧院院长。 |
马揖 | 马揖 mǎ yī1.骑在马上拱手为礼。 |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mǎ sī hé gǔ/gǔ/yù yān wù shì jiàn一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1930年12月发生在比利时列日市西部人烟稠密的马斯河谷。当地工厂排放的多种有害气体与浓雾混合在一起笼罩地面,使数千人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有六十多人病故,许多家畜死亡。据推测是二氧化硫等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综合作用所致。 |
马尾罗 | 马尾罗 mǎ wěi/yǐ luó1.亦作"马尾萝"。 2.以马尾或马鬃为筛绢的筛子。 |
马糊 | 马糊 mǎ hū/hú/hù1.犹马虎。 2.安徽地区的一种稀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