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的组词
临常见的组词有:临江楼记,临危蹈难,临池,临笔,临驭,临危不苟,临深履尾,临阵磨枪,临池学书,临期,临去秋波,临街房,临阵,临楮,临政,临极,临路,临难苟免,临儿国,临下,临侵,临别赠语,临危不惮,临止,临终,临没,临写,临虹款步,临济宗,临祭
词语 | 解释 |
---|---|
临江楼记 | 临江楼记 lín jiāng lóu jì散文。何为作。1977年发表。临江楼在闽西上杭县浮门桥东,毛泽东曾于1929年10月在此楼写作《采桑子·重阳》一词。作者于1976年10月三次登楼。后作此文即以《采桑子·重阳》词意贯通全文,歌颂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歌颂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
临危蹈难 | 临危蹈难 lín wēi dǎo nàn临:面对、靠近;蹈:用脚踩。面对危险的局势,勇于赴汤蹈火,慷慨就义。 |
临池 | 临池 lín chí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十分勤苦,他在水池边练习写字,用池水洗笔砚,使一池的水都变黑了。后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临池苦学|十年临池,一朝成功。 |
临笔 | 临笔 lín bǐ1.谓执笔之际。 2.指临摹的书画。 |
临驭 | 临驭 lín yù1.指天子统治宇内。 |
临危不苟 | 临危不苟 lín wēi bù gǒu指遇到为难不苟且偷生。同“临难不苟”。 |
临深履尾 | 临深履尾 lín shēn lǚ wěi比喻危险恐惧。 |
临阵磨枪 | 临阵磨枪 lín zhèn mó qiāng临:到,快要;阵:阵地、战场;枪:指梭镖、长矛一类的武器。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临池学书 | 临池学书 lín chí xué shū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
临期 | 临期 lín qī/jī1.临到其时。 |
临去秋波 | 临去秋波 lín qù qiū bō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
临街房 | 临街房 lín jiē fáng1. 带铺面的房屋、房间或成套房间。 |
临阵 | 临阵 lín zhèn1.亦作"临陈"。 2.谓身临战阵。 |
临楮 | 临楮 lín chǔ1.临纸。楮﹐纸﹐多指信笺。 |
临政 | 临政 lín zhèng1.亲理政务。 |
临极 | 临极 lín jí1.犹临御。极﹐指最高之位﹐即帝位。 |
临路 | 临路 lín lù1.犹临行。 |
临难苟免 | 临难苟免 lín nàn gǒu miǎn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
临儿国 | 临儿国 lín ér guó1.[梵Lumbinī]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诞生于此﹐地处古印度拘利和迦毗罗卫之间﹐乃善觉王(Suprabuddha)为其夫人建造的一个花园。故址在今尼泊尔南部。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均曾到此。名见《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西戎传》。晋法显《佛国记》作论民﹐南朝梁僧佑《释迦谱》卷一作蓝毗尼﹐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作腊伐尼﹐亦译作岚毗尼﹑龙弥尼﹑林微尼等。 |
临下 | 临下 lín xià1.从高望下。 2.指治理下属。 |
临侵 | 临侵 lín qīn1.词尾。表示程度。多见于元明戏曲。 |
临别赠语 | 临别赠语 lín bié zèng yǔ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临危不惮 | 临危不惮 lín wēi bù dàn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同“临危不惧”。 |
临止 | 临止 lín zhǐ1.犹莅止。 |
临终 | 临终 lín zhōng将死:临终遗言|临终嘱咐。 |
临没 | 临没 lín méi/mò1.犹临终。 2.谓(物体)将消失之时。 |
临写 | 临写 lín xiě1.摹写。 |
临虹款步 | 临虹款步 lín hóng kuǎn bù1. 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动。 |
临济宗 | 临济宗 lín jì zōng1.中国佛教禅宗南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属于南岳怀让法系。经马祖﹑百丈﹑黄蘗而至唐河北临济院义玄禅师﹐义玄正式创立此宗﹐故名临济宗。其宗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人忽然省悟﹐为其特色。主要宗旨有"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下传六世﹐至北宋石霜楚园门下分为黄龙﹑杨岐二派﹐和原来的五家合称五家七宗。公元十二﹑三世纪间相继传入日本﹐今仍流行。 |
临祭 | 临祭 lín jì/zhài1.谓身临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