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楼记的拼音、解释、组词

临江楼记的简介:

lín jiāng lóu jì
散文。何为作。1977年发表。临江楼在闽西上杭县浮门桥东,毛泽东曾于1929年10月在此楼写作《采桑子·重阳》一词。作者于1976年10月三次登楼。后作此文即以《采桑子·重阳》词意贯通全文,歌颂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歌颂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 AI解释

临江楼记》词语解释

临江楼记》是古代文人对一处特定建筑或景致进行描述和抒发情感的一篇散文,常用于表达作者对于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个人感慨的感悟。此题目的“临江”意指面对着长江,而“楼”指的是建在岸边或是水边的高大建筑物,供游人登高远眺、品茗观景之用。整体而言,“临江楼记”旨在通过描述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特点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哲理思考。

详细解释

  1. :靠近,面对。
  2. :指长江。
  3. :高大的建筑物,通常建在水边或山顶之上。
  4. :古代一种文体,类似于现代的散文或游记,用以记录和描述某个人或事物。

五个造句

  1. 春风拂面之际,临江楼上赏花听鸟语,令人心旷神怡。
  2. 每到夕阳西下时分,临江楼便成为游览的好去处,游人如织。
  3. 临江楼上远眺,江水悠悠,云烟苍茫,让人顿生感慨万千之感。
  4. 我漫步至临江楼畔,只见江面波光粼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5. 站在临江楼上,可以俯瞰整条江面,感受那份宁静与壮阔。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语境和情境来展现《临江楼记》可能蕴含的内容及情感,有助于理解这篇散文体裁的文章。

分词解释

lín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2 到,来:光~。莅~。亲~。3 遭遇,碰到:~时。面~。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7 姓。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lóu

1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房。~梯。~道。~层。城~。岗~。阁~。~台。~船。办公~。高~大厦。2 姓。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