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组词
安常见的组词有:安干,安履,安足,安庆起义,安柔,安安稳稳,安舒,安全理事会,安谧,安戢,安胜,安眉待眼,安常习故,安众,安业,安怗,安抚使,安矜,安危,安人,安劝,安土重旧,安躭,安全梯,安不忘虞,安济桥,安邦治国,安燠,安民,安时
| 词语 | 解释 |
|---|---|
| 安干 | 安干 ān gān1.即馓子。一种油炸面食。 |
| 安履 | 安履 ān lǚ1.安心实践。 |
| 安足 | 安足 ān zú1.立足,存身。 |
| 安庆起义 | 安庆起义 ān qìng qǐ yì清末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1)1907年光复会首领徐锡麟任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约秋瑾在浙皖同时起义。在学堂毕业典礼时,徐拔枪击杀安徽巡抚恩铭,率学生百余人起义,同清军展开激战。后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捕就义。(2)1908年清军在安徽太湖会操。革命党人熊成基等乘机策动马步炮营合攻安庆。后因清军兵舰炮击,起义军弹尽援绝,终于失败。 |
| 安柔 | 安柔 ān róu1.平和。 |
| 安安稳稳 | 安安稳稳 ān ān wěn wěn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
| 安舒 | 安舒 ān shū1.安详,舒缓。 2.安适舒坦。 3.谓使安适舒坦。 4.犹安泰。 |
| 安全理事会 | 安全理事会 ān quán lǐ shì huì联合国的重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它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由十五个理事国组成,中、法、苏(后由俄罗斯接替)、英、美为常任理事国,其余十国为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两年。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除程序性问题外必须得到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简称安理会。 |
| 安谧 | 安谧 ān mì安宁;安静:~的山村 ㄧ月色是那么美丽而~。 |
| 安戢 | 安戢 ān jí1.安定;平静。 2.安抚。 |
| 安胜 | 安胜 ān shèng1.平安,安好。旧时书信中常用作祝辞。 2.牡丹的一种。 |
| 安眉待眼 | 安眉待眼 ān méi dài yǎn1.见"安眉带眼"。 |
| 安常习故 | 安常习故 ān cháng xí gù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 安众 | 安众 ān zhòng1.扇名。 2.安民。 |
| 安业 | 安业 ān yè1.安于本业。 |
| 安怗 | 安怗 ān tiē1.同"安帖"。 |
| 安抚使 | 安抚使 ān fǔ shǐ1.官名。隋代曾设安抚大使,由行军主帅兼任。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抚恤经过战争的地区或灾区,称安抚使。宋代为掌管一方军民两政之官,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辽金元称安抚使或安抚司,设在西南边远地区。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 |
| 安矜 | 安矜 ān jīn1.安详稳重。 |
| 安危 | 安危 ān wēi1.平安与危险。 |
| 安人 | 安人 ān rén1.使人民安宁。 2.封建时代命妇的一种封号。宋代自朝奉郎以上,其妻封安人。明清时,六品官之妻封安人。如系封与其母或祖母,则称太安人。 3.犹夫人,对妇人的尊称。 |
| 安劝 | 安劝 ān quàn1.安抚勉励。 |
| 安土重旧 | 安土重旧 ān tǔ zhòng jiù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
| 安躭 | 安躭 ān dān1.犹安坦。 |
| 安全梯 | 安全梯 ān quán tī1.多层建筑中供紧急疏散人群用的楼梯。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直通室外平地。 |
| 安不忘虞 | 安不忘虞 ān bù wàng yú虞:忧患。安定太平的时候不能忘记潜伏着的忧患。 |
| 安济桥 | 安济桥 ān jì qiáo又称“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城郊河上。为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弧形大石拱桥。由隋代石匠李春设计建造。全长50.82米,宽9.6米。大拱跨径37.37米,上设四个小拱。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是世界上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石拱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安邦治国 | 安邦治国 ān bāng zhì guó使国家安定太平。 |
| 安燠 | 安燠 ān yù1.舒适温暖。语本《诗.唐风.无衣》:"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郑玄笺:"燠,暖也。" |
| 安民 | 安民 ān mín1.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 |
| 安时 | 安时 ān shí1.安于时运。 2.安定时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