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的组词
踏常见的组词有:踏地菘,踏蹂,踏肩,踏板,踏壁,踏袎,踏百草,踏硬,踏踘,踏塘车,踏场,踏斗,踏科儿,踏灾,踏镫,踏访,踏芦渡江,踏索,踏门,踏蹴,踏水,踏踏,踏石,踏犂,踏花,踏布,踏槐花,踏查,踏脚石,踏床
词语 | 解释 |
---|---|
踏地菘 | 踏地菘 tà/tā dì/de sōng1.蔬菜名。即今塌棵菜。 |
踏蹂 | 踏蹂 tà/tā róu1.犹碰撞。 |
踏肩 | 踏肩 tà/tā jiān1.挨肩。谓接连。 |
踏板 | 踏板 tà/tā bǎn1.跳板。 2.地板。 3.安置在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4.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5.某些器物上用足操纵的特殊装置。 6.运动场上供跳远起跳的板。 |
踏壁 | 踏壁 tà/tā bì1.亦作"蹋壁"。 2.紧挨着墙壁。 3.谓缘壁而上。 |
踏袎 | 踏袎 tà/tā yào1.即膝裤。 |
踏百草 | 踏百草 tà/tā bǎi cǎo1.亦作"蹋百草"。 2.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 |
踏硬 | 踏硬 tà/tā yìng1.谓用脚踩踏硬弩而发箭。 |
踏踘 | 踏踘 tà/tā jú1.亦作"蹋踘"。 2.见"踏鞠"。 |
踏塘车 | 踏塘车 tà/tā táng chē/jú1.用多辆水车将大河之水戽入支河,以便灌溉。 |
踏场 | 踏场 tà/tā cháng/chǎng1.按照乐调节拍在戏台上舞蹈。 |
踏斗 | 踏斗 tà/tā dǒu/dòu1.足踏斗宿星谱。为道士作法时的步伐。 |
踏科儿 | 踏科儿 tà/tā kē ér/er1.插科打诨。 |
踏灾 | 踏灾 tà/tā zāi1.实地察看灾情。清薛时雨有《踏灾行》,诗云:"尔今速归勤灌培﹐我今出城亲勘灾。" |
踏镫 | 踏镫 tà/tā dèng/dēng1.立在马镫上。 2.即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3.指车沿的踏板一类装置。 4.踏灯,赏灯。 |
踏访 | 踏访 tà/tā fǎng1.实地察访。 |
踏芦渡江 | 踏芦渡江 tà/tā lú dù jiāng1.《坚瓠广集.离地草》引唐冯贽《记事珠》:"兔床国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达磨见梁武,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
踏索 | 踏索 tà/tā suǒ1.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
踏门 | 踏门 tà/tā mén1.登门。 |
踏蹴 | 踏蹴 tà/tā cù1.亦作"蹋蹴"。亦作"蹋踧"。亦作"踏蹙"。 2.践踏;踩踏。 3.踢。 |
踏水 | 踏水 tà/tā shuǐ1.亦作"蹋水"。 2.临水;傍水。 3.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 4.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 5.脚踏水车戽水。 |
踏踏 | 踏踏 tà/tā tà/tā1.亦作"蹋蹋"。 2.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 3.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 |
踏石 | 踏石 tà/tā shí/dàn1.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 2.旧时陕西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
踏犂 | 踏犂 tà/tā lí1.一种用脚踩踏的耕田农具。 |
踏花 | 踏花 tà/tā huā1.亦作"蹋花"。 2.踏青,游春。 3.佛经故事:昔有南窟仙人,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为鹿女。一日,因洞中火熄,命鹿女往北窟仙人处取火。北窟仙人见鹿女行处步迹皆有莲花,因与鹿女言:绕我舍七匝,当与汝火。鹿女如其所言,遂取火而去。参阅《杂识藏经》卷二《鹿女夫人》。后因以"踏花"谓鹿女步行,足迹状如莲花。 |
踏布 | 踏布 tà/tā bù1.亦作"蹋布"。 2.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
踏槐花 | 踏槐花 tà/tā huái huā1.《说郛》卷六九引唐李淖《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往往于隔年秋天就在京城行卷,其时正值槐花盛开,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
踏查 | 踏查 tà/tā chá/zhā1.实地查看。 |
踏脚石 | 踏脚石 tà/tā jiǎo/jué shí/dàn1.安置在浅水或高低两处中间,便于行走或上下的石头。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踏床 | 踏床 tà/tā chuáng亦作“踏牀”。坐时搁脚的小几。俗称脚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