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的组词

丸常见的组词有:丸剑,丸药膏丹,丸剂,丸兰,丸药,丸散膏丹,丸鼓,丸转,丸子,丸墨,丸熊,丸泥封关,丸丸,丸丹,丸泥,丸捍,丸封,丸散,丸髻,丸卵,丸粒,丸赤白,丸擀

词语 解释
丸剑 wán jiàn1.古代杂技名。表演时使用铃和剑。
药膏丹 丸药膏丹 wán yào gāo/gào dān1.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丸剂 wán jì1.药物制剂的一种,把药物粉末加入赋形剂(如水﹑蜜﹑糊﹑液状葡萄糖等),混合调制成圆粒形的成药。
丸兰 wán lán1.茂盛貌。
丸药 wán yào1.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 2.揉制药丸。
散膏丹 丸散膏丹 wán sàn/sǎn gāo/gào dān1.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指圆粒状的药丸;"散"指研末的药粉;"膏"指外敷的膏药,也指内服煎熬成粘稠的成药;"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丸鼓 wán gǔ1.以铜丸击鼓。《汉书.史丹传》:"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的典实。
丸转 wán zhuǎn/zhuàn1.如丸转动,比喻圆滑。
丸子 wán zǐ1.弹丸。 2.圆粒形的丹药。 3.食品。将鱼﹑肉剁成泥状,加上佐料做成的丸状物。如肉丸子﹑鱼丸子。 4.泛指小球形的物体。
丸墨 wán mò1.古代墨以丸计,故称墨为"丸墨"。
丸熊 wán xióng1.用熊胆和制的药丸。《新唐书.柳仲郢传》:"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行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后以"丸熊"为母教的典实。
泥封关 丸泥封关 wán ní fēng guān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锁。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丸丸 wán wán1.高大挺直貌。《诗·商颂·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毛传:"丸丸﹐易直也。"宋司马光《相国魏忠献韩公挽辞》:"如何未黄发﹐垄柏已丸丸。"清纳兰性德《送施尊师归穹窿》诗:"突兀穹窿山﹐丸丸多松柏。"一说﹐圆如车盖貌。 2.一团团。
丸丹 wán dān1.圆粒状丹药。
丸泥 wán ní/nì1.一粒泥丸。 2.汉刘向《列仙传.方回》:"方回者,尧时隐人也……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方印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后用为归隐的典实。 3.汉王元说隗嚣以兵守函谷关东拒刘秀:"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见《后汉书.隗嚣传》。后用为守险拒敌的典实。 4.揉泥,团泥。
丸捍 wán hàn1.见"丸擀"。
丸封 wán fēng1.谓封闭严密。
丸散 wán sàn/sǎn1.指中药的丸剂﹑粉(散)剂之属。
丸髻 wán jì1.圆形发髻。
丸卵 wán luǎn1.蛋。
丸粒 wán lì1.泛称圆形粒状的药物。
赤白 丸赤白 wán chì bái1.汉代长安少年谋杀官吏时,以三色弹丸抓阄,得红丸者杀武吏,得黑丸者杀文吏,得白丸者于同伴被杀时主丧事。事见《汉书.酷吏传.尹赏》。后为暗杀官吏的典实。
丸擀 wán gǎn1.亦作"丸捍"。 2.古时制墨的一道工序,以抟板揉搓压延墨剂。

丸的二字词语

丸的三字词语

赤白

丸的四字成语

药膏丹 散膏丹 泥封关

其他字的组词

刅组词 令组词 司组词 劢组词 当组词 杜组词 玖组词 肤组词 艰组词 咬组词 蚀组词 捡组词 捌组词 痕组词 惠组词 散组词 嘉组词 䉲组词 欕组词 鱳组词 龤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