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丸子的简介:
wán zǐ
1.弹丸。 2.圆粒形的丹药。 3.食品。将鱼﹑肉剁成泥状,加上佐料做成的丸状物。如肉丸子﹑鱼丸子。 4.泛指小球形的物体。
1.弹丸。 2.圆粒形的丹药。 3.食品。将鱼﹑肉剁成泥状,加上佐料做成的丸状物。如肉丸子﹑鱼丸子。 4.泛指小球形的物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把肉切碎揉成圆形,烹制而成的食品。如肉丸子、鱼丸子。
2. 丸药。《西游记》第六九回:「(国王)看了道:『此是甚么丸子?』多官道:『神僧说是乌金丹,用无根水送下。』」
《丸子》这个词在中文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指用食材(如肉、豆类等)通过揉成圆形或球形的食物。最常见的就是“肉丸”,此外还有豆腐丸、鱼丸等多种类型。
详细解释:
- 肉丸: 通常是将猪肉或其他肉类与一些调料混合后搓成小圆球状,然后煮熟食用。
- 丸子的制作方法: 在中国烹饪中,丸子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把食材剁碎或磨碎,加入调味料和其他辅料(如姜、葱等),搅拌均匀后用手揉成圆形。常见的配料有猪肉、牛肉、鸡肉、虾仁以及豆类等。
- 文化含义: 除了作为一种美食,“丸子”一词在某些方言中还用来形容一些圆润可爱的小东西,比如“小丸子”,在动画《名侦探柯南》中,江户川柯南就有个绰号叫“小丸子”。
造句:
- 晚上我们打算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其中包括炒肉丸。
-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我怎么揉面粉团,最后把它做成美味可口的小丸子。
- 这次聚会的点心就是用鱼肉和豆腐混合制成的鲜美的鱼丸和豆腐丸。
- 他今天早上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终于做好了一大碗汤圆。
- 学会了做丸子的方法之后,我也能够自己在家尝试制作各种不同的丸子。
分词解释
丸
wán
1 小而圆的东西:弹(dàn)~。肉~儿。2 专指“药丸”:~散膏丹。~药。3 量词,用于丸药:吃两~儿。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