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的组词
戚常见的组词有:戚家,戚友,戚忧,戚蕃,戚戚具尔,戚枝,戚婣,戚党,戚施,戚家军,戚旧,戚嗟,戚里,戚眷,戚竖,戚姻,戚促,戚戚嗟嗟,戚扬,戚宦,戚然,戚钺,戚辅,戚属,戚醮,戚串,戚继光(1528-1587),戚惨,戚疎,戚援
词语 | 解释 |
---|---|
戚家 | 戚家 qī jiā/gū/jie1.贵戚之家。 2.亲戚家。 |
戚友 | 戚友 qī yǒu1.亲戚朋友。 |
戚忧 | 戚忧 qī yōu1.忧伤。 |
戚蕃 | 戚蕃 qī fán/fān/bō/pí1.见"戚藩"。 |
戚戚具尔 | 戚戚具尔 qī qī jù ěr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
戚枝 | 戚枝 qī zhī/qí1.外戚的旁支。 |
戚婣 | 戚婣 qī yīn1.见"戚姻"。 |
戚党 | 戚党 qī dǎng1.亦作"戚?"。 2.亲族。 |
戚施 | 戚施 qī shī1.蟾蜍的别名。 2.驼背。以蟾蜍四足据地,无颈。不能仰视,故喻。 3.比喻谄谀献媚的人。 4.俳优。 |
戚家军 | 戚家军 qī jiā/gū/jie jūn1.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领导的军队。主要由浙东一带的农民﹑矿夫组成。通过严格训练,掌握"鸳鸯阵"等战术,长短兵器配合作战,在抗倭战争中发挥很大威力。 |
戚旧 | 戚旧 qī jiù1.亲戚故旧。 |
戚嗟 | 戚嗟 qī jiē1.忧伤嗟叹。 |
戚里 | 戚里 qī lǐ1.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2.借指外戚。 3.泛指亲戚邻里。 |
戚眷 | 戚眷 qī juàn1.亲眷。 |
戚竖 | 戚竖 qī shù1.外戚小子。 |
戚姻 | 戚姻 qī yīn1.亦作"戚婣"。 2.姻亲。 |
戚促 | 戚促 qī cù1.穷迫,迫促。 |
戚戚嗟嗟 | 戚戚嗟嗟 qī qī jiē jiē1.见"戚嗟"。 |
戚扬 | 戚扬 qī yáng1.古兵器。即斧钺。 |
戚宦 | 戚宦 qī huàn1.外戚和宦官。 |
戚然 | 戚然 qī rán1.警惕貌。 2.忧伤貌。 3.亲近貌。 |
戚钺 | 戚钺 qī yuè1.斧和钺。 |
戚辅 | 戚辅 qī fǔ1.外戚辅臣。 |
戚属 | 戚属 qī shǔ/zhǔ1.亲属;亲戚。 |
戚醮 | 戚醮 qī jiào1.烦恼。《庄子.盗跖》:"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成玄英疏:"戚醮﹐烦恼也。"一说憔悴貌。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戚醮﹐顦顇也。" |
戚串 | 戚串 qī chuàn1.亲戚。 |
戚继光(1528-1587) | 戚继光(1528-1587) qī jì guāng (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后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
戚惨 | 戚惨 qī cǎn1.悲伤。 |
戚疎 | 戚疎 qī shū1.犹亲疏。 |
戚援 | 戚援 qī yuán1.亲党的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