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居余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尸居余气的简介:

shī jū yú qì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像死尸般的躺著,尚存留一口气。指人行将死亡。亦形容人暮气沉沉,庸庸碌碌而无所作为。晋书˙卷一˙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宋˙陆游˙落职谢表:尸居余气,永无再瞻轩陛之期;老生常谈,莫叙仰戴丘山之意。

1. 像死尸般的躺著,尚存留一口气。指人行将死亡。亦形容人暮气沉沉,庸庸碌碌而无所作为。《晋书.卷一.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宋.陆游〈落职谢表〉:「尸居余气,永无再瞻轩陛之期;老生常谈,莫叙仰戴丘山之意。」

《尸居余气》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还活着但实际上却精神已经衰弱到如同行尸走肉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李贽所著的一篇杂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强烈的贬义色彩和文学性。

解释

  • 尸居:形容人虽活着但如死尸一般,没有生气。
  • 余气:指剩下不多的、微弱的生命气息或精神。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身体上还存在,但内心或是精神状态已经极度虚弱或者失去活力的情景。通常用于形容病态严重的病人、精神颓废的人或是生活境遇极差而精气神全无的状态。

造句

  1. 自从得了重病后,他整个人像《尸居余气》一样,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2. 长期熬夜工作,他已经显得面容憔悴,就像个《尸居余气》,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3. 经过这次打击,小李的精神状态变得非常萎靡不振,仿佛成了一个活死人,真是典型的《尸居余气》。
  4. 由于家境贫寒,他虽然还在读书,但早已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如同一具《尸居余气》,缺乏任何激情。
  5. 老王最近总是精神恍惚、无精打采的,看上去就像个《尸居余气》,连走路都迈不动脚步了。

请注意,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表达准确和得体。

分词解释

shī

1 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2 〔~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1 住:~住。~民。同~。隐~。~处(chǔ)(①住所;②指生活处境)。2 居住的地方:新~。故~。迁~。蜗~(喻窄小的住所)。3 当,占,处于:~首。~中。~高临下。二者必~其一。4 安着,怀着:~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5 积蓄,储存:奇货可~(①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②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6 停留:~守。7 平时:平~。8 姓。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