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无恙的拼音、解释、组词
安然无恙的简介: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恙,祸患、疾病、忧虑。「安然无恙」指平安没有疾病、祸患、忧虑等事故。语本《战国策.齐策四》。
2. 《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1>问使者曰:「岁亦无恙2>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解〕 (1) 威后:战国赵人,生卒年不详。赵惠文王之后,惠文王卒,孝成王即位初年幼,由威后执政。 (2) 恙:音|ㄤˋ,祸患、疾病、忧虑。一说传说中的一种啮虫。
3. 「恙」是传说中的一种啮虫。《风俗通义》上记载:「恙,噬人虫也,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由于古人居住环境卫生较差,容易被恙咬伤,引发疾病,所以「恙」就成了疾病、灾祸的代名词。有小病的话,就称为「微恙」、「小恙」,没有病就是「无恙」。在《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次赵威后接见齐王派来的使者,还没有将国书拆开,赵威后就问齐国使者道︰「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百姓们都好吗?齐王也好吗?」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奉大王的命令出使贵国,威后您却先问收成和百姓,然后才问大王好不好,岂非尊卑颠倒了吗?」赵威后就回答说︰「你说的不对。如果没有好的收成,那百姓怎么能过好日子?如果没有百姓,哪里来的国君?难道你要我舍本问末吗?」此处《战国策》原文就用了「无恙」,可见「无恙」一语通行甚早。后来演变成「安然无恙」这个成语,用来表示平安没有疾病、祸患、忧虑等事故。
1. 平安而没有疾病、灾祸等的损伤。【例】没想到他历经这次的海难,竟能安然无恙的归来。
1. 平安没有疾病、灾祸等的损伤。《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倒下圣旨,将汪公罢官回去,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一.滦阳续录三》:「知非佳处,然业已入居,姑宿一夕,竟安然无恙。」
词语《安然无恙》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其含义是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没有受到损伤、伤害或者威胁,仍然保持安全的状态。这句话可以用来描述人在经历某种可能带来危险或不安的情况后,依然平安无事;也可以用于形容物体或情况未遭受损坏。
详细解释
- 词义:安然指的是平安、安定的状态,无恙意味着没有任何损害、损伤。
- 成语构成:“安”和“然”组成了表示安全的状态,“无恙”则表示没有受到伤害或损害。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就是指在经历某种情况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
造句
- 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回到了家中安然无恙。
- 虽然地震来得很突然,但因为设计合理,大楼里的所有人和物品都安然无恙。
- 尽管飞机遭遇了强烈的风暴,但乘员们最终平安降落,大家都是安然无恙。
- 他虽然独自一人在山里迷路了一天一夜,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出路,平安归来,真是安然无恙。
- 这本书的封面有些磨损,但书页依然完整,内容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可以说是安然无恙。
分词解释
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