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的组词
毛常见的组词有:毛剌虫,毛骨悚然,毛虫,毛呢,毛依罕(1906-1979),毛渠,毛毛细雨,毛郑,毛森骨立,毛炰,毛兽,毛脉,毛宝放龟,毛毛,毛皮,毛起,毛布,毛目,毛疵,毛粟,毛脸,毛燕,毛实,毛拉,毛铢,毛泽东诗词集,毛货,毛票,毛象,毛玻璃
词语 | 解释 |
---|---|
毛剌虫 | 毛剌虫 máo là/lá chóng1.见"毛?虫"。 |
毛骨悚然 | 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
毛虫 | 毛虫 máo chóng1.体上多毛的蝶﹑蛾类幼虫﹐如松毛虫﹑桑毛虫等。也叫毛毛虫﹑刺毛虫或毛?虫。有些毛虫体上的毒毛﹐可引起人体皮炎。 2.指兽类。 3.方言。指牲畜。 |
毛呢 | 毛呢 máo ní/ne1. 呢子。如:毛呢大衣。 |
毛依罕(1906-1979) | 毛依罕(1906-1979) máo yī hǎn (1906-1979)民间诗人,曲艺演员。内蒙古扎鲁特旗人。蒙古族。自幼喜爱好来宝等说唱艺术,长期在农村牧区演出,并创作了《铁虻牛》、《呼和浩特颂》等好来宝和诗歌。曾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有诗集《党和母亲》和《毛依罕好来宝选集》。 |
毛渠 | 毛渠 máo qú/jǔ1.灌溉系统中﹐引水送入每一块田地里的小渠道。 |
毛毛细雨 | 毛毛细雨 máo máo xì yǔ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
毛郑 | 毛郑 máo zhèng1.汉代《诗经》学者大﹑小毛公及郑玄的并称。 |
毛森骨立 | 毛森骨立 máo sēn gǔ lì森:阴森;立:竖立。阴森可怖,汗毛都竖了起来。 |
毛炰 | 毛炰 máo páo/fǒu1.亦作"毛炮"。 2.将整个牲畜(多为小猪)连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 |
毛兽 | 毛兽 máo shòu1.指四象中的白虎。古代二十八宿体系中﹐西方七宿为虎象﹐因用以借指西方。 |
毛脉 | 毛脉 máo mài/mò1.须发与血脉。《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手脉。"韦昭注:"毛,须发。"一说为细血管。借指隐蔽细微之处。 |
毛宝放龟 | 毛宝放龟 máo bǎo fàng guī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
毛毛 | 毛毛 máo máo1.细小的毛。 2.方言。婴儿。 3.犹丑丑。 4.毛发蓬松的样子。 5.大约﹐差不多。 |
毛皮 | 毛皮 máo pí1.带毛的兽皮。 2.指皮毛的色彩光泽。 3.比喻虚礼﹑客套。 |
毛起 | 毛起 máo qǐ1.毛发竖立。 2.形容兴起之事如毛一样众多。 |
毛布 | 毛布 máo bù1.用兽毛织成的布。 2.指棉布。 3.用较粗棉纱织成的布﹐称"毛布"。 |
毛目 | 毛目 máo mù1.指裘皮的毛与网的眼。 2.细目。 |
毛疵 | 毛疵 máo cī1.谓吹毛求疵。 |
毛粟 | 毛粟 máo sù1.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2.形容众多。 |
毛脸 | 毛脸 máo liǎn1.方言。犹翻脸。 |
毛燕 | 毛燕 máo yàn/yān1.一种质量较差的燕窝。色灰﹐中多羽毛。 |
毛实 | 毛实 máo shí1.指谷物。 |
毛拉 | 毛拉 máo lā阿拉伯文maul的音译,原意为“先生”、“主人”。某些国家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中国新疆部分穆斯林称阿訇为毛拉。 |
毛铢 | 毛铢 máo zhū1.形容极微小的利益。 |
毛泽东诗词集 | 毛泽东诗词集 máo zé dōng shī cí jí1996年出版。收旧体诗词六十七首。表达了作者崇高的志向,也歌颂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想像丰富,语言凝练,具有雄浑、豪放、壮美的风格。 |
毛货 | 毛货 máo huò1.指毛料﹐毛织品。 2.指未经加工的粗货。 3.指兽皮。 |
毛票 | 毛票 máo piào/piāo1.以角为单位的纸币。 |
毛象 | 毛象 máo xiàng1.猛犸的别称。 |
毛玻璃 | 毛玻璃 máo bō lí1.用金刚砂等磨过或以化学方法处理过﹐表面粗糙的半透明玻璃。也叫磨砂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