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象的拼音、解释、组词
毛象的简介:
máo xiàng
1.猛犸的别称。
1.猛犸的别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长毛象的别名。参见「长毛象」条。
实际上,“毛象”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创造或谐音产生的新词。在汉语中,通常提到的是“披毛象”,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属于更新世晚期的一种大象。
详细解释
- 披毛象:也称长毛猛犸象(学名:Mammuthus primigenius),是已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其特征包括厚重的身体覆盖着长而密集的毛发、体型较大且拥有长牙等。
- 生存环境与时间:主要生活在更新世期间的欧亚大陆,大约在150万年前至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约1万年前)。
- 灭绝原因:科学家认为其灭绝的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人类捕猎以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造句
为了更好地理解“毛象”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构建一些句子来模拟相关场景:
- 科学家们在北极圈发现了披毛象的骨骼化石。
- 这种动物由于冰河时期的严寒气候而得以生存,并且有着厚厚的长毛保护自己。
- 在博物馆里,孩子们好奇地围在“披毛象”的复制品旁边。
- 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这些巨大生物灭绝的原因之一。
- 科学家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研究和重现这些古代生物的样貌。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基于“披毛象”这一概念构建的。如果确实有其他语境下的特定含义或使用,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于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毛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象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