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毛节的简介:
máo jié
1.即髦节。朝廷使者用作凭证的符节。 2.即髦节。道士用来表示法力的符节。
1.即髦节。朝廷使者用作凭证的符节。 2.即髦节。道士用来表示法力的符节。
- AI解释
关于“毛节”,在现有的中文辞书中,并没有直接以“毛节”为词条进行解释和定义。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特殊或者不常用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中的术语。如果是在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方言或者某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出现的,则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是,“毛节”一词可以被拆解理解为两个部分:“毛”通常指的是动物的毛发或植物上的细小突起等;“节”在很多语境下指的是节点、部位,也指一种精神品质或行为准则。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与某种自然现象、特定文化习俗或者某个行业术语相关。
为了提供一个具体的解释和造句示例,我将假设“毛节”是指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五句话:
详细解释: “毛节”是某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部位或结构。它通常指的是茎秆上的细小突起部分,这些突起上覆盖着细软的毛发状物质。这种结构不仅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也可能是对病虫害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
造句示例: 1.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某些植物的“毛节”可以显著提高其在干旱环境中的存活率。 2. 春天来了,“毛节”的出现意味着这些植物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生命循环。 3. 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带有“毛节”的绿色枝条,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4.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草本植物的茎上都有明显的“毛节”结构。 5. 植物学家通过分析不同种类植物上的“毛节”,希望能发现更多关于它们适应环境的秘密。
请注意这五个句子是基于上述假设而构建的例子。如果您有更具体的信息或语境需求,请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解释和示例。
分词解释
毛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