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现象的拼音、解释、组词

毛细现象的简介:

máo xì xiàn xiàng
在浸润(或不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细微缝隙上升(或下降)的现象。是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缝隙越细,毛细现象越显著。如地下水沿土壤上升,脱脂棉花吸取药液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当液体和毛细管壁(物体)之间的附著力大于(小于)液体本身内聚力时,液体会在管内(或顺著物体)上升(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如吸墨纸吸墨水,灯心把油吸上来,都是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解释

毛细现象(Capillary Action)是一种液体在微小孔隙或管道内上升或下降的现象,是由于表面张力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水、油等液体中,还包括一些气体中的类似行为。

主要原理:

  1. 表面张力:液体内部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力,当液体与空气接触时,在表面上形成了一个“薄膜”,产生表面张力。
  2. 内聚力和吸附作用:液体分子之间的内聚力(粘合力)和液体分子与固体界面的吸附作用共同影响毛细现象的发生。

应用实例:

  • 生活中的应用:吸水纸吸取水分、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 工业上的应用:精密仪器中油墨的输送,某些工业管道的设计等。
  • 科学研究:用于观察和研究表面张力、物质性质等。

5个造句

  1. 他细心地将吸水纸铺在瓷砖上,利用毛细现象成功地吸取了滴落的果汁。
  2.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分析液体在不同材质间的毛细现象来推测材料的表面性质。
  3. 园丁使用含有杀虫剂的毛细管,巧妙地将农药导入树木的根系,利用毛细现象防治害虫。
  4. 这种新型吸油纸是根据毛细现象原理设计而成,具有超强吸收能力。
  5. 在实验中,科学家观察到水滴在玻璃表面因毛细作用而呈现出独特的上升轨迹。

这些句子涵盖了毛细现象在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其多方面的科学意义和实际用途。

分词解释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1 颗粒小的,与“粗”相对:~沙。~面。~屑。2 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线。~丝。~眉。~水长流。3 精致的:~瓷。~布。~工。~活儿。4 声音小:嗓音~。5 周密详尽:仔~。精~。~致。~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腻。胆大心~。6 微小的:~小。~微。~节。事无巨~。7 俭省:他过日子很~。

xiàn

1 显露:出~。表~。发~。体~。~身说法。2 实有的,当时就有的:~金。~款。~货。~实(①客观存在的事物;②合于客观情况的)。3 目前,当时:~时。~在。~今。~场。~代。~买~卖。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