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组词
三常见的组词有:三花,三斗艾,三品料,三足鳖,三天竺,三宰,三角债,三家薯,三炮,三教图,三神洲,三不朽,三梢末尾,三支,三沐,三盆,三级会议,三毒,三讯,三牧,三尺令,三雅,三语,三生愿,三寿客,三堂,三冗,三不入,三一,三宝
词语 | 解释 |
---|---|
三花 | 三花 sān huā1.三花树的略称。 2.三辫;三片。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4.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
三斗艾 | 三斗艾 sān dǒu/dòu ài/yì1.指令人难食之物。三斗,极言其多。 |
三品料 | 三品料 sān pǐn liào1.三品蒭豆。 |
三足鳖 | 三足鳖 sān zú biē1.传说中的三足之鳖。 |
三天竺 | 三天竺 sān tiān zhú/dǔ1.浙江杭州天竺山有上﹑中﹑下天竺寺,合称三天竺。 |
三宰 | 三宰 sān zǎi1.三卿。 |
三角债 | 三角债 sān jiǎo/jué zhài1. 指三方或三方以上相互之间的债务关系,如甲欠乙,乙欠丙,丙又欠甲。 |
三家薯 | 三家薯 sān jiā/gū/jie shǔ1.甜薯的别名。 |
三炮 | 三炮 sān páo/bāo/pào1.指夜半的报时炮声。清末晩上报时以放炮为主,打更为辅。天初黑放头炮,八九点钟放二炮,十一二点放三炮,天将亮时放天明炮。 |
三教图 | 三教图 sān jiào/jiāo tú1.宋马远作,画老子﹑释迦﹑孔子三人。画上老子中坐,释迦立于旁,孔子则作礼于前。 |
三神洲 | 三神洲 sān shén zhōu1.即三神山。 |
三不朽 | 三不朽 sān bù xiǔ不朽:永不磨灭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是永不磨灭的功德伟业。 |
三梢末尾 | 三梢末尾 sān shāo/sào mò wěi/yǐ1.犹言结局,结果。 |
三支 | 三支 sān zhī1.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支谦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2.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 |
三沐 | 三沐 sān mù1.再三沐浴。表虔敬。 |
三盆 | 三盆 sān pén1.同"三盆手"。 |
三级会议 | 三级会议 sān jí huì/kuài yì中世纪欧洲国家的一种等级代表会议,通常在国家发生重要事件时由国王召开,参加者有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法国的三级会议于1302年首次召开。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再次召开三级会议,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
三毒 | 三毒 sān dú/dài1.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 |
三讯 | 三讯 sān xùn1.多方查询。形容决狱之慎重。 |
三牧 | 三牧 sān mù1.指牧放戎马﹑田马﹑驽马的牧场。 |
三尺令 | 三尺令 sān chǐ/chě líng/lǐng/lìng1.见"三尺律"。 |
三雅 | 三雅 sān yǎ1.《太平御览》卷八四五引《典论》:"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 |
三语 | 三语 sān yǔ/yù1.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 2.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 |
三生愿 | 三生愿 sān shēng yuàn1.指世世结为夫妇的愿望。 |
三寿客 | 三寿客 sān shòu kè1.年高望重的人。 |
三堂 | 三堂 sān táng1.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以屡经文士题咏而著名。 2.第三进堂屋。 |
三冗 | 三冗 sān rǒng1.宋时指厢军和过多的官员﹑僧道。 |
三不入 | 三不入 sān bù rù1.谓三过家门而不入。形容尽心竭力,忠于职守。语出《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
三一 | 三一 sān yī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 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 |
三宝 | 三宝 sān bǎo1.三种宝贵之物。 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三国吴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后以指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