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组词
三常见的组词有:三叉戟,三忠,三婆,三踊,三语掾,三蓬,三户,三倒,三须钩,三班县丞,三太,三味线,三大奇书,三年丧,三沐三薰,三里雾,三世一爨,三尸五鬼,三淮南,三生石,三辟,三松倒,三北防护林,三袁,三川,三亳,三本,三角铁,三千大千,三合房
词语 | 解释 |
---|---|
三叉戟 | 三叉戟 sān chā/chá/chǎ jǐ1.[英trident]英国制造的一种尾部呈三叉形的客机。 |
三忠 | 三忠 sān zhōng1.三臣,三卿。 |
三婆 | 三婆 sān pó1.以卖花卖茶等为业的妇人。见于元曲。 2.指奶婆﹑医婆﹑稳婆(收生婆)。 |
三踊 | 三踊 sān yǒng1.古代丧礼,向死者跳脚号哭,以示哀痛。凡初死﹑小敛﹑大敛皆哭踊,谓之三踊。 |
三语掾 | 三语掾 sān yǔ yuàn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因三个字而任命的官员。后用以对幕府官员的赞美。 |
三蓬 | 三蓬 sān péng1.犹言数抔土。 |
三户 | 三户 sān hù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裴骃集解引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一说,指楚之昭﹑屈﹑景三大姓。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2.地名。在今河南淅川县境。 3.古漳水上的一个渡口。在今河北磁县境内。 |
三倒 | 三倒 sān dǎo/dào1.《世说新语。赏誉下》"﹝王平子﹞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絶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玠少有名理,善通庄老。琅邪王平子,高气不群,迈世独傲;每闻玠之语议,至于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辄絶倒于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卫君谈道,平子三倒。'"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 |
三须钩 | 三须钩 sān xū gōu1.三歧钩。多用于从水中捞物。 |
三班县丞 | 三班县丞 sān bān xiàn/xuán chéng1.清代一种可以优先补缺的县丞班次。 |
三太 | 三太 sān tài1.太师﹑太傅﹑太保的合称。 |
三味线 | 三味线 sān wèi xiàn拨弦类弦鸣乐器。流行于日本。相传其前身为16世纪传入日本的中国三弦。音箱两面蒙猫皮或狗皮,长颈,张弦三根,用水牛角、象牙或黄杨木制大拨子弹奏。常用以伴奏戏剧和歌唱。 |
三大奇书 | 三大奇书 sān dà/dài/tài qí/jī shū1.指清初之《历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南北史合抄》三书。 2.指《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三部长篇章回小说。 |
三年丧 | 三年丧 sān nián sāng/sàng1.古代丧服中最重的一种。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等要服丧三年。为封建社会的基本丧制。 |
三沐三薰 | 三沐三薰 sān mù sān xūn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
三里雾 | 三里雾 sān lǐ wù1.谓浓雾。《后汉书.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自以不如楷﹐从学之﹐楷避不肯见。"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着五铢衣。"后亦用以借指道术。 |
三世一爨 | 三世一爨 sān shì yī cuàn1.见"三世同爨"。 |
三尸五鬼 | 三尸五鬼 sān shī wǔ guǐ比喻奸佞之臣。 |
三淮南 | 三淮南 sān huái nán/nā1.汉淮南厉王刘长子安﹑勃﹑赐三人共王淮南故地,故有"三淮南"之称。 |
三生石 | 三生石 sān shēng shí/dàn1.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
三辟 | 三辟 sān bì/pì1.谓夏﹑商﹑周三代之刑法。 2.泛称刑法。 3.三王。 4.指被征聘的隐士。 |
三松倒 | 三松倒 sān sōng dǎo/dào1.松长青不老,松倒极言历时长久。因以喻人之寿长。 |
三北防护林 | 三北防护林 sān běi fáng hù lín中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地区为解决生态失衡而营造的林业生态工程。跨十三个省、市和自治区,占国土面积42.4%,被国内外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和“绿色万里长城”。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建设时间为1978-2050年。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14.95%。 |
三袁 | 三袁 sān yuán指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他们都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有才名,当时并称为“三袁”。 |
三川 | 三川 sān chuān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1)西周以泾﹑渭﹑洛为三川。《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韦昭注:"三川,泾﹑渭﹑洛,出于岐山。"(2)东周以河﹑洛﹑伊为三川。《战国策.秦策一》:"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文选.鲍照》:"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李善注引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 2.指洛阳。 |
三亳 | 三亳 sān bó1.古地名。殷之北亳﹑南亳﹑西亳的总称。《书.立政》:"三亳阪尹。"孔颖达疏引皇甫谧曰:"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一说指景亳﹑东亳﹑西亳。清魏源《书古微.汤誓序发微》:"盖徙都偃师之景亳,而建东亳于商丘,仍西亳于商州,各设尹以治之。"后多从皇甫谧之说。 |
三本 | 三本 sān běn1.三个根本。礼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师。 2.三个根本。治国之三本。指德﹑功﹑能。 3.古时内府藏书,图籍各备正本﹑副本﹑贮本﹐合称三本。 4.三个本源。 |
三角铁 | 三角铁 sān jiǎo/jué tiě体鸣乐器。以圆形细钢条弯成一角开口的等边三角形,悬于架上或提于手上,用小金属棒敲击发声。多用于管弦乐队。 |
三千大千 | 三千大千 sān qiān dà/dài/tài qiān1.指三千大千世界。 |
三合房 | 三合房 sān hé/gě fáng1.一种旧式房子。三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也叫三合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