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组词
三常见的组词有:三点,三大战役,三尺男,三赦,三段论式,三五月,三亲六眷,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三侯之章,三田,三邻,三面红旗,三沐三薰,三台,三睘,三百瓮齑,三十六,三娘子,三嘏,三青鸟,三纸无驴,三七,三乐,三圣,三纬,三能,三官手书,三宅,三七斋,三韵
词语 | 解释 |
---|---|
三点 | 三点 sān diǎn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三大战役 | 三大战役 sān dà/dài/tài zhàn yì1.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
三尺男 | 三尺男 sān chǐ/chě nán1.指童仆。 |
三赦 | 三赦 sān shè1.古代的一种赦免制度。谓对三种人可以免除刑罚。 |
三段论式 | 三段论式 sān duàn lùn/lún shì1.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 |
三五月 | 三五月 sān wǔ yuè1.指农历十五夜的月亮。多特指中秋月。 |
三亲六眷 | 三亲六眷 sān qīn liù juàn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
三哩岛核电站事故 | 三哩岛核电站事故 sān li/lǐ/lī dǎo hé/hú diàn zhàn shì gù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于1979年3月发生的核泄漏事故。由二号堆的二回路冷凝水泵故障引起。事故发生后,卸压箱的安全隔膜破裂,导致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向外释放。终因受防护外壳的阻挡,逸出的放射性物质较少,没造成人员死亡,但经济损失超过十亿美元。 |
三侯之章 | 三侯之章 sān hóu/hòu zhī zhāng1.指汉高祖所作的《大风歌》。 |
三田 | 三田 sān tián1.古时天子﹑诸侯每年三次田猎,称为三田。 2.道家谓两眉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合称三丹田或三田。 |
三邻 | 三邻 sān lín1.三个邻国。 2.二十四家。 |
三面红旗 | 三面红旗 sān miàn hóng qí1.一九五八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合称三面红旗。 |
三沐三薰 | 三沐三薰 sān mù sān xūn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
三台 | 三台 sān tái/tāi1.星名。 2.喻三公。 |
三睘 | 三睘 sān qióng1.三次转身。 |
三百瓮齑 | 三百瓮齑 sān bǎi wèng jī瓮:陶制的盛器;齑:咸菜。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 |
三十六 | 三十六 sān shí liù/lù1.约计之词,极言其多。 |
三娘子 | 三娘子 sān niáng zǐ1.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之妻。俺答汗死后,主持政务三十年,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促进了蒙汉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三嘏 | 三嘏 sān gu3(ㄍ1.晋刘宏与兄粹弟潢三人表字皆有"嘏"字,合称"三嘏"。 |
三青鸟 | 三青鸟 sān qīng niǎo/diǎo1.传说中的仙鸟名。 2.借指使者。 |
三纸无驴 | 三纸无驴 sān zhǐ wú lǘ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
三七 | 三七 sān qī又名“田三七”、“参三七”。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能。可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 |
三乐 | 三乐 sān lè/yuè1.三种乐事。随文而异。 2.三种爱好。 3.谓春﹑夏﹑秋三时之务。 |
三圣 | 三圣 sān shèng1.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
三纬 | 三纬 sān wěi1.指《诗》六义中的《风》﹑《雅》﹑《颂》。《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如《风》﹑《雅》﹑《颂》,却是里面横串底,都有赋﹑比﹑兴,故谓之三纬。"一说,指赋﹑比﹑兴。 |
三能 | 三能 sān néng/nài1.星名。即三台。 2.指三公。 |
三官手书 | 三官手书 sān guān shǒu shū1.道教徒祈祷三官神的文书。 |
三宅 | 三宅 sān zhái1.指上古时常伯﹑常任﹑准人三种官职。 |
三七斋 | 三七斋 sān qī zhāi1.旧俗指人死后第二十一日为之举办的佛事。 |
三韵 | 三韵 sān yùn1.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