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秋霜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尺秋霜的简介:
sān chǐ/chě qiū shuāng
1.喻剑。
1.喻剑。
- AI解释
《三尺秋霜》这个词语源自中国的古代文学,它是一个比喻性很强的词汇组合。“三尺”通常指代法律条文,而“秋霜”则常用来形容公正严明、令人敬畏的状态。因此,“三尺秋霜”可以被解释为正义和法律的象征,在比喻意义上指的是公平无私、严格执法的精神状态或品德。
详细解释
- 三尺:在中国古代,法官裁决时所用的是刀剑等武器,而这些通常放置在三尺高的案台上。因此,“三尺”常用来代指法律条文。
- 秋霜:秋天的霜通常给人以清冷、严明的感觉,比喻公正、清廉。
- 结合在一起,“三尺秋霜”则象征着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造句
- 在古代,那些清官们常常被人们称赞为“三尺秋霜”,因为他们严格执法,不畏强权。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如同“三尺秋霜”所象征的一样,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 这个案件必须由有经验的法官来审讯,才能确保正义如“三尺秋霜”般严明。
- 他坚守职业道德,就像古代的清官一样,被称为“三尺秋霜”,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像面对“三尺秋霜”那样坦荡无私时,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公正和谐。
通过这些句子的使用,“三尺秋霜”这一词语的形象被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尺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秋
qiū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3 指一年:千~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
霜
shuāng
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2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3 形容白色:~鬓。~刃。~锋。4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