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吏的简介:

sān lì
1.即三公。 2.指三卿。 3.指唐杜甫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

  • AI解释

三吏》,并非一个固定的词汇,而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以反映民间疾苦为主题的组诗。这组作品包括《新安吏》、《石壕吏》和《潼关吏》三首五言古风,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命运遭遇来展现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艰辛。

详细解释:

  • 新安吏: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新安县看到士兵们被征召入伍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 石壕吏:此诗反映了杜甫在石壕村遇到的一位差役强征民夫的场景,通过描写一户人家的遭遇,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所遭受的人身压迫与苦难。
  • 潼关吏: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潼关遇见几位士兵,他们或因伤残而不能回家,或对国家命运感到忧虑的情景。

三吏》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为珍贵的反映社会真实的作品。

造句:

  1. 杜甫的《新安吏》描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伤害。
  2. 在石壕村的一次采访中,《石壕吏》中的情节让我对古代中国的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
  3. 通过《潼关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深切担忧。
  4. 学习杜甫的《三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实。
  5. 每当我读到《石壕吏》中描述的那个凄惨的家庭,都会感到深深的同情与无奈。

这些句子旨在表达《三吏》对读者的影响及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