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的组词

刘常见的组词有:刘长卿(709-786),刘杜,刘豫州,刘桢(186-217),刘雪庵(1905-1985),刘毓中(1896-1984),刘宠一钱,刘墉(1719-1804),刘禹锡(772-842),刘铭传(1836-1896),刘表牛,刘灵,刘复基(1883-1911),刘郎,刘累,刘琨(271-318),刘克庄(1187-1269),刘生,刘向,刘熙载(1813-1881),刘敦桢(1897-1968),刘陆,刘郎前度,刘项,刘志丹(1903-1936),刘阿斗,刘白堕,刘三姐,刘永福(1837-1917),刘家峡水电站

词语 解释
长卿(709-786) 刘长卿(709-786) liú cháng qīng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一说宜城人。天宝年间进士。曾任长洲县尉,两次遭贬谪,官终随州刺史。其诗多写身世之叹和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文笔简淡,意趣闲远,形成冲淡洗炼之风格。专工近体,尤善五律,曾自诩为“五言长城”。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名篇。有《刘随州诗集》。
刘杜 liú dù1.明末刘綎﹑杜松的并称。刘杜在辽地与清兵激战,壮烈牺牲。
豫州 刘豫州 liú yù zhōu1.指刘备。刘备曾任豫州刺史,因称刘豫州。
桢(186-217) 刘桢(186-217) liú zhēn (186-217)东汉文学家。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丞相掾属、曹丕五官中郎将文学。后因罪服劳役,又免罪充当小吏。长于五言诗,后人将他与曹植并列,合称“曹刘”。明人辑有《刘公干集》。
雪庵(1905-1985) 刘雪庵(1905-1985) liú xuě ān (1905-1985)作曲家。四川铜梁人。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9年起在重庆音乐院任教。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有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等一百三十余首,钢琴曲《中国组曲》以及话剧《屈原》的配乐等。
毓中(1896-1984) 刘毓中(1896-1984) liú yù zhōng (1896-1984)秦腔演员。陕西临潼人。十七岁入西安易俗社学艺,演生脚。表演稳健优美,演唱淳厚朴实。擅演《游龟山》、《周仁回府》、《卖画劈门》等剧。曾任西安易俗社社长、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
宠一钱 刘宠一钱 liú chǒng yī qián1.东汉会稽太守刘宠将内迁为大臣,山阴县有五﹑六老人各赠百钱为他送行。刘宠难拂众意,只受每人一钱。后用为称誉廉吏的典实。
墉(1719-1804) 刘墉(1719-1804) liú yōng (1719-1804)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其书法用墨厚重,丰腴中有劲骨,擅楷书、行书,精小楷。亦工诗。有《刘文清公遗集》。
禹锡(772-842) 刘禹锡(772-842) liú yǔ xī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贞元年间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其诗涉猎题材广泛,所做政治讽刺诗,辛辣尖锐;所作怀古诗,沉郁苍凉,语浅意深;所作仿民歌诗,清新爽朗,别开生面。有《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
铭传(1836-1896) 刘铭传(1836-1896) liú míng chuán/zhuàn (1836-1896)清末淮军将领。安徽合肥人。曾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入山东镇压捻军,任直隶提督。中法战争时,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来犯法军。1885年为首任台湾巡抚,对开发台湾有所建树。
表牛 刘表牛 liú biǎo niú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后因以"刘表牛"谓大而无用之物。
刘灵 liú líng1.即晋代的刘伶。亦称"刘参军"。
复基(1883-1911) 刘复基(1883-1911) liú fù jī (1883-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湖南常德人。参加同盟会。后投入湖北新军,任文学社评议部长。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后任参议。武昌起义前夕,因汉口机关遭破坏,被捕就义。为“武昌三烈士”之一。
刘郎 liú láng/làng1.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2.指汉武帝刘彻。 3.指汉高祖刘邦。 4.指三国蜀先主刘备。 5.指东汉刘晨。相传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6.借指情郎。 7.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为禹锡自称,后因以"刘郎"指禹锡。
刘累 liú léi/lěi/lèi1.传说中善于驯龙的人。
琨(271-318) 刘琨(271-318) liú kūn (271-318)西晋诗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官至并州刺史,长期与匈奴贵族刘曜、刘聪对抗。后兵败,投奔鲜卑贵族段匹单,被杀。代表作《重赠卢谌》及《扶风歌》、《答卢谌》等诗,慷慨悲凉。明人辑有《刘越石集》。
克庄(1187-1269) 刘克庄(1187-1269) liú kè zhuāng (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为江湖派诗人中的重要作家。诗作内容丰富,但有粗浅的弊病。又能词、散文。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刘生 liú shēng1.汉横吹曲名。原为人名。
刘向 liú xiàng1. (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熙载(1813-1881) 刘熙载(1813-1881) liú xī zài/zǎi (1813-1881)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
敦桢(1897-1968) 刘敦桢(1897-1968) liú dūn zhēn (1897-1968)建筑历史学家。字士能,湖南新宁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今东京工业大学)。曾任职于中国营造学社。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兼南京分室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著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史》等,有《刘敦桢文集》(四卷)。
刘陆 liú lù/liù1.宋代刘克庄﹑陆游的并称。
郎前度 刘郎前度 liú láng qián dù诗文中以之称去而复来的人。
刘项 liú xiàng1.刘邦﹑项羽的并称。
志丹(1903-1936) 刘志丹(1903-1936) liú zhì dān (1903-193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28年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参与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任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率部粉碎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使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为全国红军北上抗日创造了条件。后任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率部参加东征,在战斗中牺牲。
阿斗 刘阿斗 liú ā/ē dǒu/dòu1.三国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参阅《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
白堕 刘白堕 liú bái duò/huī1.相传为南北朝时善于酿酒的人。
三姐 刘三姐 liú sān jiě1.见"刘三妹"。
永福(1837-1917) 刘永福(1837-1917) liú yǒng fú (1837-1917)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曾参加天地会起义,在广西云南边境组织黑旗军。后受越南约请,领兵赴越抗法。中法战争中受清政府改编,屡败法军。甲午战争时任帮办台湾防务,抗击侵台日军,后退回广东。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民团总长,不久辞职。
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liú jiā/gū/jie xiá shuǐ diàn zhàn黄河上游梯级电站之一。在甘肃兰州以西。大坝高147米,库容61.2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千瓦小时。1974年建成。

刘的二字词语

刘的三字词语

豫州 表牛 阿斗 白堕 三姐 琨舞 氏冠 方平 随州 棉花 海蟾 家峡 晏粟 三妹 铁云 公勇 仙掌 伶锸 海仙 窟头 伶酒 参军 寄奴 易斯 师哥 石经 松年

刘的四字成语

宠一钱 郎前度 公嘉话 猛将军 四骂人 毅答诏

其他字的组词

㔹组词 闪组词 向组词 匈组词 虎组词 殴组词 绅组词 得组词 箍组词 鳞组词 齯组词 孎组词 鸙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