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1813-1881)的拼音、解释、组词
刘熙载(1813-1881)的简介:
liú xī zài/zǎi (1813-1881)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
- AI解释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对外为琴隐老人、寤崖子,晚号寤庐主人。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著有《艺概》等多部著作,在文学、书法及金石学等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
详细解释: - 生平与贡献: 刘熙载生活在清朝末年,是19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广泛,尤其在文学理论和美学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 著作: 《艺概》是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包括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书法成就: 刘熙载不仅擅长书法创作,还对书法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主张“书道”,注重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和精神内涵。
造句示例:
- 文学研究者 通常会深入研究《艺概》一书,以理解刘熙载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观点。
- 刘熙载先生的《艺概》,不仅涵盖了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还包含了他本人对于艺术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 在书法艺术方面,刘熙载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寤庐笔记》中记载了他对书法技法及美学价值的独特认识。
- 对于爱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了解刘熙载及其著作如《艺概》,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 作为一名学者,刘熙载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卓越贡献,在书法教育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