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1836-1896)的拼音、解释、组词

刘铭传(1836-1896)的简介:

liú míng chuán/zhuàn (1836-1896)
清末淮军将领。安徽合肥人。曾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入山东镇压捻军,任直隶提督。中法战争时,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来犯法军。1885年为首任台湾巡抚,对开发台湾有所建树。

  • AI解释

词语解析

刘铭传(1836年—1896年)是一位中国晚清时期的军事将领,同时也是台湾省首任巡抚。他以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功绩闻名,并且因其在台湾地区的治理和建设方面的贡献而被后世铭记。

生平事迹

  • 军事生涯:刘铭传参与了太平天国的镇压战役,在其中表现出色。
  • 台湾巡抚: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他任职期间,加强了海防建设,促进了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
  • 晚清政治:虽然刘铭传在军事和地方治理方面有所建树,但他的一些措施也招致朝廷内部不同派系的争议。

造句

  1. 刘铭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还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在《刘铭传传》一书中,作者详细记录了这位晚清名将的一生事迹和他对台湾建设的重要影响。
  3. 因为刘铭传在台湾海防方面的努力,今天的台湾拥有了一支较为强大的海军力量。
  4. 刘铭传在任内修建的铁路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台湾的一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5. 尽管历史上对刘铭传存在不同的评价,但他对台湾地区近代化进程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以上句子均围绕着“刘铭传”这一历史人物展开,涵盖了他在军事生涯、地方治理以及为后世留下的遗产等方面。

分词解释

liú

1 姓。

míng

1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刻。~文。~志。墓志~。座右~。2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记。~心。~骨。~诸肺腑(喻永记)。3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