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的组词

武常见的组词有:武人不惜死,武城宰,武丑,武吏,武谊,武勇,武装带,武悍,武庙,武翼,武鋭,武林,武艺,武梁祠画像,武员,武健,武猷,武圣,武经七书,武戏,武功体,武校,武神,武直,武帷,武陵滩,武关,武汉,武尾,武备

词语 解释
人不惜死 武人不惜死 wǔ rén bù xī sǐ指武将不怕死。
城宰 武城宰 wǔ chéng zǎi1.《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武城宰,武城的长官。后借指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
武丑 wǔ chǒu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如京剧《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昆剧《挡马》中的焦光普。
武吏 wǔ lì1.指军职官员。
武谊 wǔ yì1.见"武义"。
武勇 wǔ yǒng1.威武勇猛。 2.指武勇的人。 3.武艺。
装带 武装带 wǔ zhuāng dài1.近现代军官装束用的皮带。可挂手枪和指挥刀。
武悍 wǔ hàn1.凶猛强悍。
武庙 wǔ miào1.唐至元称奉祀吕望的庙。明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帝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
武翼 wǔ yì1.古代兵器名。
武鋭 wǔ ruì1.勇猛精锐。
武林 wǔ lín1.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 2.武术界。
武艺 wǔ yì1.指骑﹑射﹑击﹑刺等武术方面的技能。
梁祠画像 武梁祠画像 wǔ liáng cí huà xiàng1.东汉石刻画像。在今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旧称紫云山)下,是东汉末年嘉祥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武梁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石四十三块,画像石多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列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庖厨﹑水陆攻战﹑祥瑞灾异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武员 wǔ yuán1.军事官员。
武健 wǔ jiàn1.勇武刚健。 2.指勇武刚健的人。
武猷 wǔ yóu1.军事谋略。
武圣 wǔ shèng1.旧时对关羽﹑岳飞的尊称。
经七书 武经七书 wǔ jīng qī shū也称《武学七书》。宋代官方颁行的中国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收录中国古代七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武戏 wǔ xì/hū1.古代球鞠﹑骑射﹑手搏角力等游戏。 2.以武功为主的戏。与"文戏"相对。
功体 武功体 wǔ gōng tǐ/tī/bèn1.唐诗人姚合,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为五律,刻意求工。其诗为南宋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所师法,称为"武功体"。
武校 wǔ xiào/jiào1.讲习军事武艺的场所。
武神 wǔ shén1.古代指火。
武直 wǔ zhí1.禁卫宫殿的值班武士。
武帷 wǔ wéi1.武帐。
陵滩 武陵滩 wǔ líng tān1.见"武陵源"。
武关 wǔ guān1.地名。在陕西商南县西北。楚怀王三十年,秦昭襄王遗书诱楚王,约会于此,执以入秦。公元前207年刘邦由此入秦。
武汉 wǔ hàn1.市名。湖北省省会。辖武昌、汉阳、黄陂、新洲四县。市区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合并组成。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和汉水汇合处,面积4,480平方公里,市区1,557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市区320万。钢铁、机械、造船、纺织等工业发达,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扼长江水运中枢,在京广线中段,为水陆交通枢纽。
武尾 wǔ wěi/yǐ1.即虎尾。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虎"为"武"。
武备 wǔ bèi1.军备。

武的二字词语

武的三字词语

城宰 装带 功体 陵滩 溪深 曲星 工队 夷君 术服 陵蛮 状元 士道 功爵 乡试 威市 陵客 侯祠 会试 殿试 侯吟 头楯

武的四字成语

经七书 林旧事 昌起义 九铁路 王伐纣 汉会战 昌春柳 不善作

其他字的组词

勼组词 尣组词 宂组词 羽组词 音组词 待组词 皇组词 氢组词 塞组词 源组词 境组词 摩组词 橙组词 驗组词 籠组词 䚕组词 鑻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