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的组词

武常见的组词有:武尾,武旦,武经,武吏,武英殿,武録,武舞,武昌春柳,武弁,武溪深,武曲星,武装部队,武烈,武厉,武风,武符,武进士,武夷君,武断,武魄,武氏祠画像,武打,武成王,武陵蛮,武乐,武火,武九铁路,武科,武宿夜,武关

词语 解释
武尾 wǔ wěi/yǐ1.即虎尾。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虎"为"武"。
武旦 wǔ dàn戏曲脚色行当。旦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的女子。又有刀马旦和武旦之分。前者多扎“靠”(表示铠甲),注重身段功架,如《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等;后者重跌扑翻打,如《十字坡》的孙二娘、《泗州城》中的水母等。
武经 wǔ jīng1.兵书。 2.宋时武试,选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种兵书,供应武举者研习,名《武经七书》,简称《武经》。
武吏 wǔ lì1.指军职官员。
英殿 武英殿 wǔ yīng diàn1.明清宫殿名。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乾隆时曾在此校刻《十三经》﹑《二十四史》等书,名武英殿本,简称殿本。
武録 wǔ lù1.武举及第人的名册。
武舞 wǔ wǔ1.雅舞的一种,与"文舞"相对。始于周代。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
昌春柳 武昌春柳 wǔ chāng chūn liǔ1.即武昌柳。
武弁 wǔ biàn1.武冠。 2.武官。
溪深 武溪深 wǔ xī shēn1.古歌曲名。
曲星 武曲星 wǔ qū/qǔ xīng1.星名。旧时认为其主掌人间的武事。
装部队 武装部队 wǔ zhuāng bù duì/zhuī1.军队。
武烈 wǔ liè1.《国语.周语下》:"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韦昭注:"烈,威也。言能明其文,使之昭;定其武,使之威也"。后以"武烈"谓武功。
武厉 wǔ lì1.威武勇猛。
武风 wǔ fēng1.习武的风尚。
武符 wǔ fú1.即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
进士 武进士 wǔ jìn shì1.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夷君 武夷君 wǔ yí jūn1.古代传说中武夷山的仙人。
武断 wǔ duàn原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折,后指主观臆断:你不去了解一下,就下结论,也太武断了。
武魄 wǔ pò1.即琥珀。避唐太祖李虎讳改。
氏祠画像 武氏祠画像 wǔ shì/zhī cí huà xiàng东汉画像石。在山东嘉祥武翟山。武氏世代为官。公元147年起,武氏后代在家族墓地修建祠堂。内有画像石数十块,刻画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艺术价值很高,对研究东汉末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资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打 wǔ dǎ/dá1.传统戏曲中用武术表演的搏斗。
成王 武成王 wǔ chéng wáng1.周代太公望的封号。唐开元十九年于西京及各州设太公庙,至上元元年又追封太公望为武成王,太公庙改武成王庙。参阅宋王溥《唐会要.武成王庙》。
陵蛮 武陵蛮 wǔ líng mán1.汉时对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为武陵郡,故名。
武乐 wǔ lè/yuè1.颂扬武功的舞乐。同"文乐"相对。
武火 wǔ huǒ1.指烧菜煮饭等时所用的猛烈的火。与"文火"相对而言。
九铁路 武九铁路 wǔ jiǔ tiě lù从湖北武汉到江西九江。其中武昌至大冶段原称武大铁路,长112千米,1958年通车。大冶至沙河街段原称大沙铁路,长250多千米,1990年通车。
武科 wǔ kē1.科举时代专为考试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宿夜 武宿夜 wǔ sù/xiǔ/xiù yè1.古代武曲名。
武关 wǔ guān1.地名。在陕西商南县西北。楚怀王三十年,秦昭襄王遗书诱楚王,约会于此,执以入秦。公元前207年刘邦由此入秦。

武的二字词语

武的三字词语

英殿 溪深 曲星 进士 夷君 成王 陵蛮 宿夜 功体 昌鱼 侯祠 状元 生员 城鸡 备志 陵源 乡试 功爵 溪笛 当山 头楯 巡捕 举人 汉市 刚车

武的四字成语

昌春柳 装部队 九铁路 侠小说 汉会战 不善作 林旧事

其他字的组词

入组词 巛组词 內组词 业组词 产组词 那组词 伟组词 沈组词 吠组词 怕组词 珊组词 暑组词 馋组词 渤组词 锨组词 灌组词 瓤组词 㒩组词 䲑组词 䵴组词 鱡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