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的组词
武常见的组词有:武城宰,武宫正树(1951- ),武汉大学,武举人,武会试,武汉会战,武威市,武阳,武警,武政,武骑,武罗,武蜼,武德,武监,武敏,武元,武昌剩竹,武士,武昌柳,武爵武任,武城禽,武断,武艺,武具,武志,武震,武将,武成,武秀
词语 | 解释 |
---|---|
武城宰 | 武城宰 wǔ chéng zǎi1.《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武城宰,武城的长官。后借指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 |
武宫正树(1951- ) | 武宫正树(1951- ) wǔ gōng zhèng shù (1951- )日本九段围棋手。八岁学棋。十五岁在重大棋赛中取胜九段棋手。1976年获“本因坊”战冠军。1985-1988年连获四届“本因坊”战冠军。1988、1989年获第一、二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锦标赛冠军。1989-1992年间,连续四次获得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wǔ hàn dà xué中国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校址在武汉。创办于1893年,初名湖北自强学堂,后校名几经更改,192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等以及法律学、经济学、工商行政管理、政治学、化学、数学等系。 |
武举人 | 武举人 wǔ jǔ rén1.科举时代,武乡试及第者。 |
武会试 | 武会试 wǔ huì/kuài shì1.明清时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武科考试。 |
武汉会战 | 武汉会战 wǔ hàn huì zhàn又称“武汉保卫战”。1938年7月,日军华中派遣军集中兵力约二十五万人,分五路沿长江南北两岸和大别山北麓,合围武汉。蒋介石指挥第五、第九战区约一百万人抗击。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予日军以重创。10月下旬,在日军重兵进攻下,蒋介石下令放弃武汉。 |
武威市 | 武威市 wǔ wēi shì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石羊河上游、兰新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设市。人口93.01万(1995年)。是河西走廊重要的粮、油、麻、甜菜产地和集散中心,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古迹有大云寺西夏碑。 |
武阳 | 武阳 wǔ yáng1.即秦舞阳。战国时燕国勇士。偕荆轲谋刺秦王,因其恐惧失态,事败。 |
武警 | 武警 wǔ jǐng1.配备武器的警察。2.武装警察部队。 |
武政 | 武政 wǔ zhèng1.武事,军事。 |
武骑 | 武骑 wǔ qí1.勇武的骑卒。 2.指汉司马相如。汉景帝时相如曾为武骑常侍,因以"武骑"称之。 |
武罗 | 武罗 wǔ luó1.传说为夏后羿之臣。 2.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
武蜼 | 武蜼 wǔ wèi1.虎和蜼。古时天子祭服用为图饰。武,即虎,避唐太祖李虎讳改。蜼,一种长尾猿,传说其性孝。 |
武德 | 武德 wǔ dé1.武道。运用武力所应遵守的准则。如平定祸乱等。 2.指《武德舞》。 |
武监 | 武监 wǔ jiān/jiàn1.武学。 |
武敏 | 武敏 wǔ mǐn1.足迹的拇趾印。 |
武元 | 武元 wǔ yuán1.汉武帝﹑汉元帝的并称。 2.金王朝女真族之完颜部。 |
武昌剩竹 | 武昌剩竹 wǔ chāng shèng zhú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
武士 | 武士 wǔ shì1.有勇力的人。 2.指宫廷卫士。 3.即武卒。 4.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骑士。 |
武昌柳 | 武昌柳 wǔ chāng liǔ1.《晋书.陶侃传》:"﹝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后泛称杨柳为"武昌柳"。 |
武爵武任 | 武爵武任 wǔ jué wǔ rèn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
武城禽 | 武城禽 wǔ chéng qín1.见"武城鸡"。 |
武断 | 武断 wǔ duàn原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折,后指主观臆断:你不去了解一下,就下结论,也太武断了。 |
武艺 | 武艺 wǔ yì1.指骑﹑射﹑击﹑刺等武术方面的技能。 |
武具 | 武具 wǔ jù1.军事器具;武器。 |
武志 | 武志 wǔ zhì1.威武之志。 |
武震 | 武震 wǔ zhèn1.武威,武力。 |
武将 | 武将 wǔ jiāng/jiàng1.军事将领。 2.指勇猛或凶暴的人。 |
武成 | 武成 wǔ chéng1.谓军事上的胜利。 |
武秀 | 武秀 wǔ xiù1.武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