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的拼音、解释、组词

武经的简介:

wǔ jīng
1.兵书。 2.宋时武试,选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种兵书,供应武举者研习,名《武经七书》,简称《武经》。

  • AI解释

武经》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和兵书的重要总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经》所包含的具体兵书有所差异,但通常指的是中国古代关于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兵器装备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孙子兵法》、《吴子》、《六韬》等著作常被并称为《武经七书》,它们是古代军队训练和将领教育的重要教材。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军事教育,将《武经》视为培养军事人才的必读文献。这些兵书不仅记录了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 内容概述:《武经》涵盖了战略规划、军队组织与训练、战术运用等多个方面,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原则,提倡以智取胜,而非单纯依赖力量和勇气。

造句

  1. 在古代,每一个有志从军的年轻人,都会将阅读《武经》作为必修课。
  2. 我们应该学习《武经》,从中汲取智慧,指导今天的商业竞争。
  3. 战略专家在制定计划时,常常参考《武经》中关于敌我分析的理论。
  4. 古人云,“不读《武经》,不知战争之大义”,这句话至今仍有其深刻的内涵。
  5. 在《武经》的教导下,古代士兵不仅学会了如何战斗,更理解了胜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分词解释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