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组词
铜常见的组词有:铜马帝,铜台瓦,铜臭薰天,铜爨,铜臭熏天,铜甲,铜模,铜臭满身,铜史,铜驼市,铜驼荆棘,铜唇铁舌,铜漏,铜鼓钗,铜狄,铜字,铜虎,铜鍉,铜仙,铜辇,铜管乐,铜臭,铜竹律,铜炙,铜盘,铜印池,铜瑁,铜商,铜锤,铜鞮
词语 | 解释 |
---|---|
铜马帝 | 铜马帝 tóng mǎ dì1.即汉光武帝刘秀。 |
铜台瓦 | 铜台瓦 tóng tái/tāi wǎ/wà1.见"铜雀瓦"。 |
铜臭薰天 | 铜臭薰天 tóng chòu xūn tiān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铜钱的臭味。常用以讥讽有钱人品行不端。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
铜爨 | 铜爨 tóng cuàn1.铜制的炊具。 |
铜臭熏天 | 铜臭熏天 tóng chòu xūn tiān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
铜甲 | 铜甲 tóng jiǎ1.铜制的铠甲。 |
铜模 | 铜模 tóng mó/mú1.用紫铜或锌合金制的浇铸铅字的模型。 |
铜臭满身 | 铜臭满身 tóng chòu mǎn shēn浑身散发着铜钱的臭气。常用以讥讽有钱的或是唯利是图的人。 |
铜史 | 铜史 tóng shǐ1.指汉张衡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 2.借指漏刻铜壶。 |
铜驼市 | 铜驼市 tóng tuó shì1.借指洛阳。 |
铜驼荆棘 | 铜驼荆棘 tóng tuó jīng jí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铜唇铁舌 | 铜唇铁舌 tóng chún tiě shé比喻雄辩的口才。 |
铜漏 | 铜漏 tóng lòu1.铜壶。古代一种计时器。 |
铜鼓钗 | 铜鼓钗 tóng gǔ chāi1.叩击铜鼓的大型金银钗。 |
铜狄 | 铜狄 tóng dí1.《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五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后因称"铜人"为"铜狄"。 |
铜字 | 铜字 tóng zì1.见"铜活字"。 |
铜虎 | 铜虎 tóng hǔ1.见"铜虎符"。 |
铜鍉 | 铜鍉 tóng dī1.见"铜鞮"。 |
铜仙 | 铜仙 tóng xiān1."金铜仙人"的省称。 |
铜辇 | 铜辇 tóng niǎn1.太子所乘之车。 2.借指太子。 |
铜管乐 | 铜管乐 tóng guǎn lè/yuè1.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 |
铜臭 | 铜臭 tóng chòu/xiù1.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 |
铜竹律 | 铜竹律 tóng zhú lǜ1.铜律和竹律。古代用以定音或候气的管状仪器。 |
铜炙 | 铜炙 tóng zhì1.铜制的烤炙食物的炊具。 |
铜盘 | 铜盘 tóng pán1.亦作“铜槃”。 商 至 战国 时朞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2.即铜钹。3.指烛台。 |
铜印池 | 铜印池 tóng yìn chí1.铜制的装有印泥﹑印色的盒子。 |
铜瑁 | 铜瑁 tóng mào1.饰金的玉瓒。天子朝会所用的礼器。 2.借指王位。 |
铜商 | 铜商 tóng shāng1.富商。西汉邓通受宠于汉文帝﹐得赐蜀郡严道铜山﹐可自行铸钱﹐成为西汉大富商。见《汉书.佞幸传.邓通》。 |
铜锤 | 铜锤 tóng chuí1.铜制的锤。多用于装备机械。 2.见"铜锤花脸"。 |
铜鞮 | 铜鞮 tóng dī1.春秋晋邑名。在今山西省沁县南。晋平公曾筑铜鞮宫于此。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省沁县南。北魏以后屡有迁移。明洪武初废入沁州。 2.春秋晋离宫名。 3.指襄阳。 4.曲名。 5.亦作"铜鍉"。复姓。春秋时有铜鍉伯华。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