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组词
佛常见的组词有:佛头,佛氏,佛山市,佛眼佛心,佛宝,佛腊日,佛兰西,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佛头菊,佛伞,佛衣,佛旨,佛手瓜,佛龛,佛画,佛豆,佛狸,佛生日,佛书,佛眼,佛偈,佛顶菊,佛道,佛宇,佛弟子,佛迹,佛座须,佛谛,佛狸祠,佛阑克
词语 | 解释 |
---|---|
佛头 | 佛头 fó/fú/bì/bó tóu/tou1.指佛像的头。 2.间隔嵌在成串朝珠里的一种珠形装饰品。佛头比朝珠大,形如桂圆,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多用宝石﹑翡翠之类制成。 |
佛氏 | 佛氏 fó/fú/bì/bó shì/zhī1.犹佛家,佛门。 |
佛山市 | 佛山市 fó shān shì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部、广三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与汉口镇、朱仙镇、景德镇合称中国四大镇。1949年设市。人口44.1万(1995年)。以产香云纱、陶瓷器和木版年画著名。名胜古迹有佛山祖庙、梁园等。 |
佛眼佛心 | 佛眼佛心 fó yǎn fó xīn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
佛宝 | 佛宝 fó/fú/bì/bó bǎo1.指一切佛陀,亦指各种佛像。 |
佛腊日 | 佛腊日 fó/fú/bì/bó là/xī rì1.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佛腊日。腊是岁末之意。 |
佛兰西 | 佛兰西 fó/fú/bì/bó lán xī1.法兰西的旧译。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佛头菊 | 佛头菊 fó/fú/bì/bó tóu/tou jú1.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 |
佛伞 | 佛伞 fó/fú/bì/bó sǎn1.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
佛衣 | 佛衣 fó/fú/bì/bó yī/yì1.即袈裟。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 |
佛旨 | 佛旨 fó/fú/bì/bó zhǐ1.佛教教义。 |
佛手瓜 | 佛手瓜 fó/fú/bì/bó shǒu guā1.瓜名。又叫"隼人瓜"﹑"菜肴梨"。葫芦科,多年生草本,多作一年生栽培。叶浓绿,花黄色,瓜短圆锥形,形似佛手。原产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岛,我国冬季温暖地区有栽培。嫩瓜作蔬菜,块根可食用或作饲料。 |
佛龛 | 佛龛 fó/fú/bì/bó kān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制成。 |
佛画 | 佛画 fó/fú/bì/bó huà1.古代一种绘画艺术。内容为宣扬佛教教理及佛教史上的事迹。 |
佛豆 | 佛豆 fó/fú/bì/bó dòu1.即蚕豆。 |
佛狸 | 佛狸 fó/fú/bì/bó lí亦作“佛貍”。1.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的小字。2.借指 江苏 六合县 。因县城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上有 佛貍祠 ,故名。3.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 |
佛生日 | 佛生日 fó/fú/bì/bó shēng rì1.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又称"佛诞日"。佛教一般认为是农历四月初八日。一说为二月八日。见《长阿含经》卷四。古代此日行灌佛会,因此又名"浴佛节"。 |
佛书 | 佛书 fó/fú/bì/bó shū1.佛典。 |
佛眼 | 佛眼 fó/fú/bì/bó yǎn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 2.喻指以慈悲为怀﹑宽以待人者之眼。参见"佛眼相看","佛眼佛心"。 |
佛偈 | 佛偈 fó/fú/bì/bó jì/jié1.佛经中的颂词。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为句,四句合为一偈。 |
佛顶菊 | 佛顶菊 fó/fú/bì/bó dǐng jú1.即佛头菊。菊花的一种。花心大而突起,似佛顶,故名。详"佛头菊"。 |
佛道 | 佛道 fó/fú/bì/bó dào1.佛法之道。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3.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
佛宇 | 佛宇 fó/fú/bì/bó yǔ1.佛寺。 |
佛弟子 | 佛弟子 fó/fú/bì/bó dì/tì/tuí zǐ1.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
佛迹 | 佛迹 fó/fú/bì/bó jì1.相传释迦牟尼将入寂灭之时留在石上的足迹。 2.借指佛法。 |
佛座须 | 佛座须 fó/fú/bì/bó zuò xū1.莲花蕊的别名。 |
佛谛 | 佛谛 fó/fú/bì/bó dì1.谓佛法的真谛。 |
佛狸祠 | 佛狸祠 fó/fú/bì/bó lí cí1.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狸)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见《魏书.世祖记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二。 |
佛阑克 | 佛阑克 fó/fú/bì/bó lán kè1."法郎"的旧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