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组词
佛常见的组词有:佛慧,佛证,佛子,佛伞,佛山市,佛面刮金,佛气,佛说,佛刹,佛家,佛阑克,佛义,佛草,佛化,佛幌,佛桑,佛仪,佛理,佛乘,佛旨,佛谛,佛牙,佛退,佛扃,佛粥,佛坛,佛舍利,佛祖,佛窟,佛头
词语 | 解释 |
---|---|
佛慧 | 佛慧 fó/fú/bì/bó huì1.佛教语。唯佛具有的至大至圆的智慧,即无上正等正觉。此种智慧能如实觉知一切真理,了知一切事物。 |
佛证 | 佛证 fó/fú/bì/bó zhèng1.佛教的真理。 |
佛子 | 佛子 fó/fú/bì/bó zǐ1.菩萨的通称。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4.称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温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唐张鷟《耳目记》。又宋洪皓为秀州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宋赵善璙《自警篇.救荒》。 |
佛伞 | 佛伞 fó/fú/bì/bó sǎn1.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
佛山市 | 佛山市 fó shān shì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部、广三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与汉口镇、朱仙镇、景德镇合称中国四大镇。1949年设市。人口44.1万(1995年)。以产香云纱、陶瓷器和木版年画著名。名胜古迹有佛山祖庙、梁园等。 |
佛面刮金 | 佛面刮金 fó miàn guā jīn在佛的脸上搜刮金子。比喻从不该侵犯的地方或从有限的一点油水中竭力搜刮、掠取。 |
佛气 | 佛气 fó/fú/bì/bó qì1.佛家的气息。 |
佛说 | 佛说 fó/fú/bì/bó shuō/shuì/yuè1.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
佛刹 | 佛刹 fó/fú/bì/bó chà/shā1.佛土。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 2.佛寺。 |
佛家 | 佛家 fó/fú/bì/bó jiā/gū/jie1.诸佛之净土。 2.谓属于佛教者。如佛教的学术思想﹑佛教僧侣等。 |
佛阑克 | 佛阑克 fó/fú/bì/bó lán kè1."法郎"的旧译。 |
佛义 | 佛义 fó/fú/bì/bó yì1.佛教的教义。 |
佛草 | 佛草 fó/fú/bì/bó cǎo1.即麦草,麦杆。 |
佛化 | 佛化 fó/fú/bì/bó huà/huā1.佛的教化。 |
佛幌 | 佛幌 fó/fú/bì/bó huǎng1.佛坛上的帷帐。 |
佛桑 | 佛桑 fó/fú/bì/bó sāng1.即扶桑。植物名。指佛桑树或它的花。 2.即扶桑。旧时指日本。 |
佛仪 | 佛仪 fó/fú/bì/bó yí1.佛像。 |
佛理 | 佛理 fó/fú/bì/bó lǐ1.佛教的教理。 |
佛乘 | 佛乘 fó/fú/bì/bó chéng/shèng1.佛教谓教导众生成佛之法。因其为唯一之法,故又名"一佛乘"﹑"一乘"。 2.佛教经典。 |
佛旨 | 佛旨 fó/fú/bì/bó zhǐ1.佛教教义。 |
佛谛 | 佛谛 fó/fú/bì/bó dì1.谓佛法的真谛。 |
佛牙 | 佛牙 fó/fú/bì/bó yá佛教徒指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留下的牙齿。 |
佛退 | 佛退 fó/fú/bì/bó tuì1.蚕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蚕》。 |
佛扃 | 佛扃 fó/fú/bì/bó jiōng1.佛寺的门户。借指佛寺。 |
佛粥 | 佛粥 fó/fú/bì/bó zhōu/yù1.即腊八粥。佛寺于十二月初八日(相传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的用以供佛的粥。 |
佛坛 | 佛坛 fó/fú/bì/bó tán1.供奉佛像的高台。 |
佛舍利 | 佛舍利 fó/fú/bì/bó shè/shě lì1.相传为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击之不坏,焚之不燋,或有光明神验。佛教徒奉为至宝,建塔供奉。后亦泛指高僧死后烧剩的骨烬。舍利为梵语?arīra的译音,意为"身骨"﹑"灵骨"。 |
佛祖 | 佛祖 fó/fú/bì/bó zǔ佛教徒指佛和开创宗派的祖师,也专指释迦牟尼。 |
佛窟 | 佛窟 fó/fú/bì/bó kū1.佛寺的一种。即石窟寺。就山壁开凿而成,窟内雕有佛像及宣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的壁画等。我国著名的佛窟有敦煌﹑龙门﹑云岗等。 |
佛头 | 佛头 fó/fú/bì/bó tóu/tou1.指佛像的头。 2.间隔嵌在成串朝珠里的一种珠形装饰品。佛头比朝珠大,形如桂圆,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多用宝石﹑翡翠之类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