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组词
佛常见的组词有:佛山,佛院,佛口圣心,佛学,佛书,佛伞,佛果,佛桑,佛座,佛刹,佛境,佛宇,佛头着粪,佛口蛇心,佛门,佛髻,佛座须,佛郎嵌,佛袈裟,佛坛,佛光,佛罗伦萨大教堂,佛心天子,佛面刮金,佛耳草,佛双陆,佛国,佛位,佛欢喜日,佛印
词语 | 解释 |
---|---|
佛山 | 佛山 fó shān1.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上广州西南,人口30万。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现为丝纺工业中心。香云纱和艺术陶瓷为其名产。 |
佛院 | 佛院 fó/fú/bì/bó yuàn1.佛寺的庭院。 |
佛口圣心 | 佛口圣心 fó kǒu shèng xīn佛的嘴巴,圣人的心肠。指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
佛学 | 佛学 fó/fú/bì/bó xué指佛教及其研究的学问。 |
佛书 | 佛书 fó/fú/bì/bó shū1.佛典。 |
佛伞 | 佛伞 fó/fú/bì/bó sǎn1.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
佛果 | 佛果 fó/fú/bì/bó guǒ1.佛教认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为"佛果"。 2.借指亡灵经超度而脱离地狱苦海。 |
佛桑 | 佛桑 fó/fú/bì/bó sāng1.即扶桑。植物名。指佛桑树或它的花。 2.即扶桑。旧时指日本。 |
佛座 | 佛座 fó/fú/bì/bó zuò1.安置佛像的台。 |
佛刹 | 佛刹 fó/fú/bì/bó chà/shā1.佛土。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 2.佛寺。 |
佛境 | 佛境 fó/fú/bì/bó jìng1.佛的境界。 |
佛宇 | 佛宇 fó/fú/bì/bó yǔ1.佛寺。 |
佛头着粪 | 佛头着粪 fó tóu zhuó fèn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
佛口蛇心 | 佛口蛇心 fó kǒu shé xīn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佛门 | 佛门 fó/fú/bì/bó mén指佛教:~弟子ㄧ~规矩ㄧ皈(guī)依~。 |
佛髻 | 佛髻 fó/fú/bì/bó jì1.呈盘曲状发髻的美称。相传佛发旋曲为螺形,故称。 |
佛座须 | 佛座须 fó/fú/bì/bó zuò xū1.莲花蕊的别名。 |
佛郎嵌 | 佛郎嵌 fó/fú/bì/bó láng/làng qiàn/kàn1.即珐琅。 |
佛袈裟 | 佛袈裟 fó/fú/bì/bó jiā shā1.胞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 |
佛坛 | 佛坛 fó/fú/bì/bó tán1.供奉佛像的高台。 |
佛光 | 佛光 fó/fú/bì/bó guāng①佛教徒指佛带来的光明:~普照。②佛像头上的光辉。③山区的一种自然景象,在与太阳相对方向的云层或雾层上呈现围绕人影的彩色光环,由光线通过云雾区的小水滴经衍射作用而形成。 |
佛罗伦萨大教堂 | 佛罗伦萨大教堂 fó/fú/bì/bó luó lún sà dà/dài/tài jiào/jiāo táng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之一。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建于1296-1462年。平面呈十字形。外墙面较整齐,无小尖塔和飞扶壁。八角形穹隆落在10多米高的鼓座上,内径42米,高30多米。八角形穹隆的采用,改掉了长期来教堂所袭用的哥特式尖顶,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
佛心天子 | 佛心天子 fó/fú/bì/bó xīn tiān zǐ1.指南朝梁武帝。因其笃信佛教,故称。 |
佛面刮金 | 佛面刮金 fó miàn guā jīn在佛的脸上搜刮金子。比喻从不该侵犯的地方或从有限的一点油水中竭力搜刮、掠取。 |
佛耳草 | 佛耳草 fó/fú/bì/bó ěr cǎo1.草名。鼠曲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 |
佛双陆 | 佛双陆 fó/fú/bì/bó shuāng lù/liù1.古代一种游戏。 |
佛国 | 佛国 fó/fú/bì/bó guó1.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2.指寺院。 |
佛位 | 佛位 fó/fú/bì/bó wèi1.成佛证果之位。 |
佛欢喜日 | 佛欢喜日 fó/fú/bì/bó huān xǐ rì1.佛教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名僧自恣日。 |
佛印 | 佛印 fó/fú/bì/bó yìn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2.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