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的拼音、解释、组词

抗灾的简介:

kàng zāi
灾害发生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 AI解释

抗灾》的详细解释

抗灾,指面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或其他灾难性事件时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和抵抗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释要点:

  1. 定义:对抗或抵制自然或人为引起的灾难。
  2. 目的:减少伤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 手段: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设防灾设施、加强公众教育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等。
  4. 领域: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如气象服务、交通管理、医疗救护、社区规划及应急物资储备等。

造句

  1. 在这次抗洪斗争中,无数志愿者自发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为灾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2. 政府加强了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抗灾能力。
  3. 学校定期举行应急演练活动,让师生们熟悉疏散流程,在遇到灾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应对。
  4.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提供物资支援和资金支持,体现了强大的抗灾精神。
  5. 抗震减灾法的实施,使我国在面对地震等重大灾害事件时有了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分词解释

kàng

1 抵御:~击。~争。~拒。抵~。顽~。2 拒绝:~议。~上。~命。~税。3 对等:~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zāi

1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火~。~难(nàn )。~害。~患。2 个人的不幸遭遇:招~惹祸。幸~乐祸。破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