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章的拼音、解释、组词

抗章的简介:

kàng zhāng
1.向皇帝上奏章。

  • AI解释

抗章》是指臣子向皇帝上书直言陈情,表达对某项决策或行为的不同意见。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官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不快或处罚。

详细解释:

  • 定义:指的是官吏向上级(特别是帝王)提交的申诉、反驳或者反对意见书。
  • 背景:这一行为通常在臣子认为某项政策有误或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使用。抗章是古代政治文化中一种重要但需谨慎处理的表达方式,旨在维护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同时试图影响决策过程。
  • 特点
  • 具有时效性,主要在特定情况下为实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行为;
  • 行文要体谅君主,措辞上需委婉得当,避免直接冒犯;
  • 内容可能涉及政事、政务或个人事务。

示例造句:

  1. 刘邦即位之初,就有人因不满新法颁布而准备抗章,但考虑到新帝的仁德,最终选择沉默。
  2. 汉武帝推行盐铁专卖时,御史中丞张汤曾多次上书抗章,但大多未能改变政策走向。
  3. 在朝堂之上,面对皇帝对他的任命不满,李斯决定以《抗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委屈。
  4. 唐代某地方官员认为中央命令不合理,遂写下了详细的《抗章》,希望获得朝廷的理解和支持。
  5. 面对皇帝的不当指责,名臣魏征勇敢地上书抗章,力证自己的清白,并提出合理的谏言。

分词解释

kàng

1 抵御:~击。~争。~拒。抵~。顽~。2 拒绝:~议。~上。~命。~税。3 对等:~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