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税的拼音、解释、组词

抗税的简介:

kàng shuì
拒绝履行纳税义务。

  • AI解释

抗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拒绝、阻碍或拖延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税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详细解释:

  • 定义:指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方式拒不支付应缴的税款。
  • 法律后果抗税者可能会受到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还会面临刑事处罚,如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 常见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虚报亏损、少列收入、隐匿财产、虚假纳税申报等方式。

造句:

  1. 如果企业采取抗税手段来逃避税收责任,将会受到法律严惩。
  2. 税务部门加大了对偷税漏税和抗税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3. 警方接到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最终成功破获一起复杂的抗税案件。
  4. 新颁布的反避税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如实申报纳税信息,杜绝任何抗税企图。
  5. 为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税务机关正在推行一系列新的监管措施以有效遏制各种形式的抗税行为。

分词解释

kàng

1 抵御:~击。~争。~拒。抵~。顽~。2 拒绝:~议。~上。~命。~税。3 对等:~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shuì

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收。~额。~款。~率。~法。~制。~务。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