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的组词
麦常见的组词有:麦糠,麦粒肿,麦饭豆羹,麦畿,麦行,麦淇淋,麦秋,麦头,麦加利银行,麦加,麦李,麦笼,麦克风,麦收,麦克马洪线,麦争场,麦琪淋,麦乳精,麦蕈,麦粉,麦丘,麦奴,麦秆,麦克斯韦,麦句姜,麦城,麦丹蕈,麦米,麦籽,麦斛
| 词语 | 解释 |
|---|---|
| 麦糠 | 麦糠 mài kāng1.紧贴在麦粒外面的皮儿,脱下后叫麦糠。 |
| 麦粒肿 | 麦粒肿 mài lì zhǒng眼睑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患者眼睑局限性红、肿、热、痛,可化脓穿破。一般用局部热敷和抗炎治疗,成熟后可切开排脓。切忌任意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
| 麦饭豆羹 | 麦饭豆羹 mài fàn dòu gēng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
| 麦畿 | 麦畿 mài jī1.一望无际的麦地。方千里叫畿。 |
| 麦行 | 麦行 mài xíng/háng1.麦畦。 |
| 麦淇淋 | 麦淇淋 mài qí lín/lìn1.[英margarine]用氢化植物油(有时混以猪油)和脱脂牛奶﹑食盐﹑卵磷脂﹑色素等配制而成的黄白色固体,是黄油的代用品。 |
| 麦秋 | 麦秋 mài qiū麦子成熟的时候,一般在夏季: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
| 麦头 | 麦头 mài tóu/tou1.麦穗。 |
| 麦加利银行 | 麦加利银行 mài jiā lì yín xíng/háng见“标准特许银行”。 |
| 麦加 | 麦加 mài jiā伊斯兰教第一圣城。在沙特阿拉伯西部。人口36.7万(1976年)。公元570年穆罕默德诞生于此,并在此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城内著名的石殿“克尔白”,也称“天房”,公元623年被定为穆斯林礼拜方向。从此,麦加成为世界穆斯林朝拜中心,每年朝觐者达百万以上。 |
| 麦李 | 麦李 mài lǐ1.李的一种。 |
| 麦笼 | 麦笼 mài lóng/lǒng1.贮麦之器。 |
| 麦克风 | 麦克风 mài kè fēng1.[英microphone]微音器的通称。 |
| 麦收 | 麦收 mài shōu1.收割麦子。 |
| 麦克马洪线 | 麦克马洪线 mài kè mǎ hóng xiàn英帝国主义在中印边界东段制造的“边界线”。1914年3月在由“中英藏”代表参加的西拉姆会议上,英国代表麦克马洪提出要中国政府承认西藏有完全的自治权、中国军队不得进驻西藏等,当即被中国中央政府代表拒绝。会外,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当局代表背着中国政府代表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画出一条“麦克马洪线”,把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千米地区划给当时英国管辖下的印度。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这条“边界线”。 |
| 麦争场 | 麦争场 mài zhēng cháng/chǎng1.穄的别名。五月间成熟。 |
| 麦琪淋 | 麦琪淋 mài qí lín/lìn英文margarine的音译。俗称“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或“人造白脱”。在氢化植物油中加入脱脂酸牛乳、食盐、卵磷脂、色素和奶油香精等配制而成。胆固醇含量低。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烹调、冷饮、焙烤等食品的原料。 |
| 麦乳精 | 麦乳精 mài rǔ jīng1. 用麦精、牛奶、鸡蛋、糖等配制成的饮料。 |
| 麦蕈 | 麦蕈 mài xùn1.亦称"麦丹蕈"。 2.菌类植物。也叫松露。 |
| 麦粉 | 麦粉 mài fěn1.麦子磨成的粉。 2.小粉。 |
| 麦丘 | 麦丘 mài qiū1.地名。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省商河县西北。 |
| 麦奴 | 麦奴 mài nú1.指生黑穗病的麦子。 |
| 麦秆 | 麦秆 mài gǎn1.麦子的茎。 |
| 麦克斯韦 | 麦克斯韦 mài kè sī wéi1.磁通量单位。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ClerkMaxwell)而命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高斯时,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平面上每平方厘米通过的磁通量就是1麦克斯韦。简称麦。 |
| 麦句姜 | 麦句姜 mài jù/gōu jiāng1.天名精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天名精》。 |
| 麦城 | 麦城 mài chéng1.古城名。相传为楚昭王所筑。故址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漳两水间。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汉大将关羽为吴将吕蒙击败,西走保麦城,即此。 |
| 麦丹蕈 | 麦丹蕈 mài dān xùn1.见"麦蕈"。 |
| 麦米 | 麦米 mài mǐ1.麦之仁。 |
| 麦籽 | 麦籽 mài zǐ1.麦粒。 |
| 麦斛 | 麦斛 mài hú1.药草名。石斛的一种。 2.唐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大臣切谏,而许敬宗私揣帝意,妄言:"田舍子剩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何哉?"见《新唐书.奸臣传上.许敬宗》。后以"麦斛"为奸佞之言的典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