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至的成语
脚下
jiǎo/jué xià
①脚底下。②〈方〉目前;现时:~是农忙季节,要合理使用劳力。③〈方〉临近的时候:冬至~。
①脚底下。②〈方〉目前;现时:~是农忙季节,要合理使用劳力。③〈方〉临近的时候:冬至~。
冬日
dōng rì
①冬天。②冬天的太阳。比喻慈祥温柔可亲: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①冬天。②冬天的太阳。比喻慈祥温柔可亲: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冬至
dōng zhì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参看〖节气 〗、〖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参看〖节气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xià zhì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冬住
dōng zhù
1.亦称"冬除"。 2.冬至节的前一天。
1.亦称"冬除"。 2.冬至节的前一天。
冬至线
dōng zhì xiàn
南回归线。参看〖回归线 〗。
南回归线。参看〖回归线 〗。
冬至点
dōng zhì diǎn
黄道上最南的一点,冬至这天太阳经过这个位置。
黄道上最南的一点,冬至这天太阳经过这个位置。
骋辩
chěng biàn
1.亦作"骋辨"。 2.纵横辩论。
1.亦作"骋辨"。 2.纵横辩论。
八节
bā jié
1.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八节。
1.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八节。
分至
fēn/fèn zhì
1.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1.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景至
jǐng zhì
1.冬至之景。
1.冬至之景。
风体
fēng tǐ/tī/bèn
1.风格。 2.风的本体﹑实质。
1.风格。 2.风的本体﹑实质。
分至点
fēn/fèn zhì diǎn
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的合称。
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的合称。
节仪
jié yí
1.节日礼物。
1.节日礼物。
冬灰
dōng huī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到,则相应之黄钟律管内的葭灰飞动。 2.指冬天烧成的草木灰。中医入药。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到,则相应之黄钟律管内的葭灰飞动。 2.指冬天烧成的草木灰。中医入药。
冬节
dōng jié
指冬至。
指冬至。
冬年节
dōng nián jié
1.指冬至。
1.指冬至。
日差
rì chà/chā/chāi/cī
1.日影逐日长短之差。古代立表测日影以验气,影最短为夏至,最长为冬至,逐日递差,历家常根据日差推求气至的时刻。
1.日影逐日长短之差。古代立表测日影以验气,影最短为夏至,最长为冬至,逐日递差,历家常根据日差推求气至的时刻。
南至
nán/nā zhì
1.即冬至。
1.即冬至。
四始
sì shǐ
1.旧说《诗经》有四始,各家说法不一:(1)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
1.旧说《诗经》有四始,各家说法不一:(1)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
天历
tiān lì
1.历法。2.犹天命。指帝位。3. 太平天囯 的历法。公元1852年起施行于 太平天囯 管辖地区。
1.历法。2.犹天命。指帝位。3. 太平天囯 的历法。公元1852年起施行于 太平天囯 管辖地区。
薪炭
xīn tàn
1.木炭。
1.木炭。
阳生
yáng shēng
1.即冬至。 2.指杨朱。
1.即冬至。 2.指杨朱。
云物
yún wù
1.云的色彩。 2.云气﹑云彩。 3.景物﹐景色。
1.云的色彩。 2.云气﹑云彩。 3.景物﹐景色。
小至
xiǎo zhì
1.冬至后一日。一说冬至前一日。
1.冬至后一日。一说冬至前一日。
迎阳
yíng yáng
1.冬至之后日渐长,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谓之"迎阳"。 2.谓迎着阳光。
1.冬至之后日渐长,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谓之"迎阳"。 2.谓迎着阳光。
正冬
zhèng dōng
1.《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
1.《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
正腊
zhèng là/xī
1.指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因是日为腊日,故称。
1.指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因是日为腊日,故称。
瞻蒲劝穑
zhān pú quàn sè
1.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
1.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
弃瑕録用
qì xiá lù yòng
1.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1.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青攒
qīng zǎn/cuán
1.束发紫金冠。
1.束发紫金冠。
日至
rì zhì
1.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认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故称日至。夏至日照最长,称长至;冬至日照最短,称短至。 2.天天来到。
1.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认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故称日至。夏至日照最长,称长至;冬至日照最短,称短至。 2.天天来到。
三阳
sān yáng
1.《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 5.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 6.唐代宫殿名。
1.《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 5.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 6.唐代宫殿名。
圣思
shèng sī/sāi
1.帝王的思虑。
1.帝王的思虑。
相唤
xiāng/xiàng huàn
1.亦作"相叫"。拱手报名,行相见礼。俗称"唱喏"。 2.互相呼唤。
1.亦作"相叫"。拱手报名,行相见礼。俗称"唱喏"。 2.互相呼唤。
百五
bǎi wǔ
1.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宋程先《锁窗寒.有感》词﹕"叹嘉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坟的都是同乡共里。"清纳兰性德《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一说﹐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称"百六"。参见"一百五日"﹑"百六"。
1.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宋程先《锁窗寒.有感》词﹕"叹嘉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坟的都是同乡共里。"清纳兰性德《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一说﹐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称"百六"。参见"一百五日"﹑"百六"。
二至
èr zhì
1.指冬至和夏至。
1.指冬至和夏至。
八风
bā fēng
1.八方之风。 2.八种季候风。 3.指八音。 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
1.八方之风。 2.八种季候风。 3.指八音。 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
二舞
èr wǔ
1.指文﹑武二舞。本为周文王﹑武王之乐制,后代帝王亦多沿用。
1.指文﹑武二舞。本为周文王﹑武王之乐制,后代帝王亦多沿用。
贺冬
hè dōng
1.庆贺冬至节。
1.庆贺冬至节。
交九
jiāo jiǔ
进入从冬至开始的‘九 ’。参看‘九 ’②。
进入从冬至开始的‘九 ’。参看‘九 ’②。
朝庆
cháo qìng
1.朝廷庆典。 2.朝贺。
1.朝廷庆典。 2.朝贺。
长至
cháng zhì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孙希旦集解﹕"孔氏曰﹕长至者﹐谓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愚谓以昏明为限﹐则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为限﹐则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说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孙希旦集解﹕"孔氏曰﹕长至者﹐谓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愚谓以昏明为限﹐则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为限﹐则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说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
鹑悬
chún xuán
1.形容衣服破烂。语本《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1.形容衣服破烂。语本《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春首
chūn shǒu
1.春头,初春。
1.春头,初春。
肥冬瘦年
féi dōng shòu nián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日长一线
rì cháng yī xiàn
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日短夜修
rì duǎn yè xiū
指冬至前后几个月白天短夜晚长。
指冬至前后几个月白天短夜晚长。
步岁
bù suì
1.推算一年的时间。
1.推算一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