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冬瘦年的拼音、解释、组词

肥冬瘦年的简介:

féi dōng shòu nián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 AI解释

肥冬瘦年》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或固定的词语,而是一个形象化的表达。它通常用来形容在一个相对富足、丰盛的时间段之后紧跟着一个贫穷、艰难的时期。这里的“肥”和“瘦”并非字面意义上对食物量的描述,而是用于比拟生活条件的变化。

详细解释

  • 肥冬:比喻在一个丰收的冬季里,人们有更多的资源或财富可以使用。
  • 瘦年:则是指接下来的一年中可能面临资源短缺、经济困难的情况。

这种表达方式通常被用来描述社会经济状态或是个人生活中遇到的周期性波动。它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经历、农业收成变化、经济状况分析等。

造句

  1. 在肥冬过后是瘦年,今年虽然获得了丰收,但明年却可能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2. 尽管今年我们家有了不少积蓄(肥冬),但是由于生意不景气,明年的日子估计会过得比较紧巴(瘦年)。
  3. 肥冬之后的瘦年总是让人感到无奈。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所好转。
  4. 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来说,“肥冬”和“瘦年”的变化更为明显,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度过“瘦年”,迎来更加丰盛的生活。
  5. 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不景气时期(瘦年),政府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民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这个表达方式虽然不是正式词汇,但在描述生活中资源、财富变化时十分生动形象。

分词解释

féi

1 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肉。~胖。~缺(指收入多的官职)。~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马轻裘。2 土质含养分多的:~沃。~美(a.肥沃;b.肥壮、丰美)。3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料。~力。4 使田地增加养分:~田。5 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大。~瘦儿。

dōng

1 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2 姓。3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

shòu

1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溜(“溜”读轻声)。~弱。~小。~削。~俏。~长(cháng )。~瘪。消~。清~。~骨嶙峋。2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了。3 细削,单薄:字小而~。4 土地瘠薄:~瘠。5 遒劲有骨力:书贵~硬。水清石~。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