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采虚声的拼音、解释、组词

谬采虚声的简介:

miù cǎi xū shēng
指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制台又谬采虚声,拿他当作了一员,先委了他几个好差使。」

《谬采虚声》是一个成语,出自宋·苏轼《上皇帝书》:“缪拾虚声,以为实绩。”这里的“谬”意为错误地、不正确地,“采”是采纳或采用的意思,“虚声”是指没有实际内容的名声。综合起来,“谬采虚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人或者做法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或效果,是一种以虚假的表面现象来欺骗人们的行为。

详细解释:

  •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中的这句话反映了对一些不切实际、徒有其表的工作或行为的一种批评。
  • 用法: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实际内容、只注重形式和虚名的做法或者人,强调这种做法或态度是错误的。
  • 情感色彩:带有批评、否定的情感色彩。

造句:

  1. 那些官员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每天搞一些所谓的“民心工程”,其实是谬采虚声,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 他一直认为公司应该注重提高产品品质而不是只做那些没有意义的宣传活动。这种观点是基于对“谬采虚声”现象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3. 这个项目的实施方式看起来很先进、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只是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属于典型的谬采虚声行为。
  4. 他指出,这次会议所讨论的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实际方案支持,可以说是谬采虚声之举。
  5. 公司高层虽然对外宣称他们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但内部的实际情况却与之背道而驰。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谬采虚声。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谬采虚声”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只注重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的行为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表面化的行动和态度。

分词解释

miù

1 错误的,不合情理的:荒~。~论。~传(chuán )。~误。2 差错:失之毫厘,~以千里。

cǎi,cài

1 摘取:~撷。~花。~摘。~制。2 开采:~煤。~矿。3 选取,取:~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购。~写。4 神采,神色,精神:神~。精~。5 同“ 彩 ”。6 〔~~〕盛多的样子。7 古代指官。

1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2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3 内心怯懦:做贼心~。4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5 抽象的:~词。6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同“ 墟 ”,大丘。9 同“ 圩 ”,集市。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