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花山节的简介:

huā shān jié
也称“踩花山”。黔渝滇苗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期不一,一般都在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间。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汇集到跳场坪举行各项文娱庆祝活动。青年男女围绕树立在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还举行爬竿、赛马、斗牛、射箭等比赛。

  • AI解释

花山节》在中文中通常是指一种传统节日或庆祝活动,其名称中的“花山”可能指的是某些特定地点或文化的象征。不过,“花山节”的具体定义和内容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并没有一个广为人知且统一的解释。“花山”二字多见于中国南方的一些民族节日或庆典中,特别是在广西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中较为常见。

详细解释

  1. 背景与起源花山节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丰收的庆祝。有的地方称其为“花山节”,可能是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会用五彩斑斓的颜色装饰庆典,营造出如同花朵盛开般的景象。
  2. 活动内容
  3. 音乐舞蹈表演:通过歌舞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幸福。
  4. 祭祀仪式:向祖先或自然神灵祈求庇佑与吉祥。
  5. 体育竞赛:如龙舟赛、射箭比赛等,增强社区间的交流与团结。
  6. 文化意义花山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它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造句

  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壮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花山节庆祝活动。
  2. 在这个花山节上,我们通过表演传统舞蹈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花山节期间举办的龙舟比赛是社区之间友谊和团结的重要体现。
  4. 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多彩花山”文化展览,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独特的民族节日。
  5. 今年的花山节不仅庆祝了丰收,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