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题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题的简介:
bái tí
1.古代匈奴部族名。俗以白色涂额﹐故名。《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复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裴骃集解引服虔曰﹕"胡名也。"《南史.裴松之传》﹕"时西北远边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此二国历代弗宾﹐莫知所出。"宋刘肃《<片玉集>序》﹕"白题﹑八滑之事既陈﹐而当世之疑已释。"一说﹐古代匈奴部族胡人所戴的毡笠。
1.古代匈奴部族名。俗以白色涂额﹐故名。《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复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裴骃集解引服虔曰﹕"胡名也。"《南史.裴松之传》﹕"时西北远边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此二国历代弗宾﹐莫知所出。"宋刘肃《<片玉集>序》﹕"白题﹑八滑之事既陈﹐而当世之疑已释。"一说﹐古代匈奴部族胡人所戴的毡笠。
- AI解释
实际上,“白题”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殊的用语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中使用的术语。通常情况下,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白题”这个词。如果是在某一特定上下文或方言中使用,可能需要具体的解释。
不过,“白题”有时被误认为是“白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白题”可能是来自于对“白提”的误解。“白提”可以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或者表达方式中的概念,主要指的是未经深思熟虑而提出的观点、问题或主题等。这个概念通常在讨论创意和设计的过程中出现。
基于上述信息,“白题”或“白提”作为艺术设计、创作等领域中的一种比喻性说法,可以解释为未经充分考虑或准备就提出的问题或者主题。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与准备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
以下是五个使用“白题”的造句(假设为“白提”的误解):
- 在这个项目的初期阶段,我们尽量避免提出白提。
- 设计师们需要仔细考虑每个细节,不能随意白提新的想法。
- 白提往往会导致创意的浅尝辄止,我们需要更多的沉淀和思考。
-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学会拒绝那些毫无依据的白提。
- 这个会议的主题被确定为避免出现过多的白提。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白题”可能是“白提”的误解而构建的示例,并非标准用法。如果您的意思是指其他含义,请提供更多的语境信息以便进行准确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题
tí
1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目。主~。话~。~材。~旨。2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试~。问答~。3 写上,签署:~名。~字。~壁。~诗。~辞。~跋。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