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拼音、解释、组词
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简介:
mài kè ěr xùn mò/mù léi shí yàn
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莫雷共同所做的企图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以前人们认为光是由无质量、绝对静止的“以太”这种媒质传播的。由于地球在运动,所以在地面上做实验,向不同方向发出的光线的传播速度应不同。迈克耳逊和莫雷在1887年用精确度很高的干涉仪多次测定,得到的光速大小均相同,从而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并为进一步实验否定以太的存在奠定了基础。
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莫雷共同所做的企图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以前人们认为光是由无质量、绝对静止的“以太”这种媒质传播的。由于地球在运动,所以在地面上做实验,向不同方向发出的光线的传播速度应不同。迈克耳逊和莫雷在1887年用精确度很高的干涉仪多次测定,得到的光速大小均相同,从而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并为进一步实验否定以太的存在奠定了基础。
- AI解释
《迈克耳逊-莫雷实验》是19世纪末进行的一项著名实验,旨在检测以太风对光速的影响。这项实验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阿瑟·迈克耳逊和他的助手爱德华·莫雷共同完成。
实验背景与目的
在19世纪中叶,科学家普遍认为光是通过一种名为“以太”的介质传播的。以太假定为绝对静止的空间填充物质,类似空气或水等普通介质,但它被认为是透明且不可见的。当时认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变化可能会导致观察到的光速在不同方向上有所不同。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这一假设。
实验原理
实验基于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设计,该设备能够精确测量入射光线的路径差异及其引起的相位变化。通过旋转仪器并在不同角度下进行观测,可以检测到预期中的以太风效应造成的光速变化。
实验结果与意义
尽管实验设计非常精密,但结果显示在地球上任何位置和时间测量的光速都是恒定不变的,没有任何方向上的差异。这表明地球表面不存在所谓的“以太”,也即以太假说是不成立的。这个结果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推动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
造句示例
- 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结果对当时的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每当提及光速不变性原理时,迈克耳逊-莫雷实验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例子。
- 科学家们通过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地球在以太中没有感受到任何阻力。
- 迈克耳逊和莫雷进行的这一经典实验使得“以太”理论被彻底否定。
-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仍然可以从迈克耳逊-莫雷实验中学到很多关于科学探索精神的重要教训。
分词解释
迈
mài
1 抬起腿来跨步:~步。~进。2 老:老~。年~。3 远行:远~。4 豪放:豪~。5 超过:“则三王可~,五帝可越”。6 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现在也把千米(公里)说成迈。
克
kè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逊
xùn
1 退避,退让:~位。~遁。2 谦让,恭顺:~让。谦~。3 次,差,不及:~色。
莫
mò,mù
1 不要:~哭。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4 古同“漠”,广大。5 姓。
雷
léi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3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4 姓。
实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
验
yàn
1 检查,察看:~核。~血。~尸。~光。~证。2 效果,有效果:~方。灵~。应~。效~。屡试屡~。3 证信,凭据:何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