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léi 部首 笔画13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FLF

雷的基本解释: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

3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

雷的笔顺/笔顺名

一,丶,乛,丨,丶,丶,丶,丶,丨,𠃍,一,丨,一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空中带正、负电的云层相碰时,因为放电而振动空气所发出的巨响。如:「打雷」、「雷声」。

2. 爆炸性的武器。如:「鱼雷」、「地雷」、「水雷」。

3. 比喻盛大、猛烈。如:「雷厉风行」、「大发雷霆」。

4. 雷同:完全相同。如:「这两篇文章的内容竟然雷同!」

5. 雷池:比喻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大气放电时,激荡空气所发出的巨响。【例】打雷、雷雨、春雷

2. 爆炸性的武器。【例】地雷、水雷、鱼雷

3. 形容声音很大。【例】瓦釜雷鸣

4. 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大气放电时,激荡空气所发出的巨响。如:「春雷」、「打雷」。

2. 武器名。一种爆炸性的火器。如:「水雷」、「地雷」、「鱼雷」、「扫雷」。

3. 姓。如汉代有雷义。

4. 比喻声音很大。《楚辞.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5. 比喻迅捷。唐.柳宗元〈晋问〉:「千里雷驰,重马轻车。」

详细解释

靁 léi

[名]

【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造字法】: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

1 同本义 ([En.] thunder)

【引】

1 《说文》: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

2 《春秋·玄命苞》:阴阳合为雷。

3 《白虎通》:雷者,阴中之阳也。

4 《礼记·月令》: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

5 《易·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6 《淮南子·坠形》:阴阳相薄为雷。

7 《荀子·儒效》:天下应之如雷霆。

8 《诗·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9 杨万里《檄风伯》: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例】

又如:雷火(因雷击所起的火);雷光(闪电的光茫);雷吼(形容响声大如雷鸣);雷气(雄壮的气概);雷奋(如雷霆的振动);雷干(气候天气苦热);雷谤(比喻猛烈毁谤);雷驰(形容快如雷电闪击);雷腾云奔(如雷电风云般的奔腾)

2 剧响,巨大声响 ([En.] roll of thunder)。

【引】

1 唐· 杜牧《阿房宫赋》:雷霆乍起

3 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 ([En.] mine)。

【例】

如:地雷、水雷、鱼雷

4 通“罍”。古酒器名 ([En.] wine vessel)

【引】

1 《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君于是造立礼器…雷、洗、觞、觚。

5 姓

雷[léi]

[动]

1 打雷 ([En.] produce thunder)

【引】

1 《吕氏春秋·贵生》:故雷则掩耳。

2 《管子·七臣七主》:无冬雷,地冬霆。

2 通“擂”,敲击 ([En.] knock)

【引】

1 《资治通鉴》:雷鼓大震。

雷字组词

火签儿 锋之歌 峯塔 焕留剑 霆之怒 锋(1940-1962) 腾云奔 阵雨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