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神与天,莫富于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莫神与天,莫富于地的简介:

mò shén yǔ tiān,mò fù yú dì
没有什么比天更神奇,没有什么比地更富有。指天地养育万物。

  • AI解释

这组词语“莫神于天,莫富于地”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典籍,《周易·系辞上》。其中,“莫神于天,莫富于地”的意思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1. 莫神于天:意指在天地万物之中,最为神奇、变化无常的是天空(天)。这里的“神”字,不仅仅是神奇的意思,更包含了深远、奥妙和不可测之意。《周易》中经常以自然现象来比喻事物的变化和规律,“莫神于天”的说法正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日月星辰等变化,引申出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其复杂多变现象的认识。

  2. 莫富于地:意指在天地万物之中,最为丰富、承载一切的是大地(地)。这里的“富”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富有,更包含了生命的孕育、万物生长等内容。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地”的概念往往与生养万物、滋养生命联系在一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整体而言,这句古语强调了天的神奇变化和地的丰饶生机,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造句

  1. 在莫神于天,莫富于地的哲学背景下,人们应当更加敬畏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2.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于“莫神于天,莫富于地”的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传承,这构成了我们的文化根基之一。
  3.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像古人那样尊重天地之间的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 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忘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的教诲,保护好最后一片净土,留给后代一个更美好的地球。
  5. 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都应铭记古人关于天地之间的智慧,“莫神于天,莫富于地”,提醒我们要敬畏自然、珍惜资源。

分词解释

mò,mù

1 不要:~哭。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4 古同“漠”,广大。5 姓。

shén

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4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5 表情:~色。~采。~姿。~志。6 精神:~清气爽。7 姓。

yǔ,yù,yú

1 给:赠~。~人方便。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3 赞助,赞许:~人为善。4 〈书〉等待:时不我~。5 〈连〉和:我~你。山~水。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1 财产、财物多:~有。~足。~饶。~庶。~裕。~强。~豪。财~。~国强兵。2 充裕,充足:~余。~态。~丽堂皇。3 姓。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