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的组词
锁常见的组词有:锁尾,锁子骨,锁钥,锁缰,锁桔,锁肚,锁相技术,锁孔,锁骨观音,锁炼,锁甲,锁臂,锁士,锁闼,锁黛,锁闩,锁试,锁应,锁厅举人,锁凤囚鸾,锁院,锁子铠,锁鼻术,锁宿,锁索,锁屑,锁柄,锁事,锁口,锁阳
词语 | 解释 |
---|---|
锁尾 | 锁尾 suǒ wěi/yǐ1.流离困顿。语本《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集传﹕"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 |
锁子骨 | 锁子骨 suǒ zǐ gǔ/gū1.亦作"鏁子骨"。 2.见"锁骨"。 3.相传唐大历时﹐延州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
锁钥 | 锁钥 suǒ yuè/yào锁,用以封闭的器具。比喻关键:《野草》是鲁迅先生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书,是理解他的锁钥。 |
锁缰 | 锁缰 suǒ jiāng1.枷锁和缰绳。比喻名利的束缚。 |
锁桔 | 锁桔 suǒ jié/jú1.指刑具﹑刑法。 |
锁肚 | 锁肚 suǒ dù/dǔ1.中医指小儿初生后二﹑三日内大便不通。 |
锁相技术 | 锁相技术 suǒ xiāng/xiàng jì shù/shú/zhú使被控振荡器的相位受标准信号或外来信号控制的一种技术。用来实现与外来信号相位同步,或跟踪外来信号的频率或相位。广泛应用在超外差接收中进行自动频率控制、标准信号的倍频和分频、空间技术和频率合成中。 |
锁孔 | 锁孔 suǒ kǒng1.锁眼。 |
锁骨观音 | 锁骨观音 suǒ gǔ/gū guān/guàn yīn1.亦作"鏁骨观音"。 2.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
锁炼 | 锁炼 suǒ liàn1.亦作"鏁炼"。 2.锁链。 |
锁甲 | 锁甲 suǒ jiǎ1.亦作"鏁甲"。 2.即锁子甲。 |
锁臂 | 锁臂 suǒ bì/bei1. 摔跤的一种握法:把对方的一条胳膊弯到他背后。 |
锁士 | 锁士 suǒ shì1.亦作"鏁士"。亦作"鎻士"。 2.囚禁的士人。 |
锁闼 | 锁闼 suǒ tà1.指掌刑法的官署。 2.指科举试场。 |
锁黛 | 锁黛 suǒ dài1.指美女皱眉头。黛﹐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青色颜料。 |
锁闩 | 锁闩 suǒ shuān1. 用以扣住门或窗的装置(如闩、弹簧锁)。 |
锁试 | 锁试 suǒ shì1.即锁厅试。 |
锁应 | 锁应 suǒ yīng/yìng1.即锁厅试。 |
锁厅举人 | 锁厅举人 suǒ tīng jǔ rén1.应锁厅试的考生。 |
锁凤囚鸾 | 锁凤囚鸾 suǒ fèng qiú luán1.比喻拘禁美女。 |
锁院 | 锁院 suǒ yuàn1.亦作"鏁院"。亦作"鎻院"。 2.指宋代翰林院处理如起草诏书等重大事机时﹐锁闭院门﹐断绝往来﹐以防泄密。 3.指翰林院。 4.指科举考试的一种措施。考生入试场后即封锁院门﹐以防范舞弊。 5.指科举考试。 6.指科举考场。 |
锁子铠 | 锁子铠 suǒ zǐ kǎi1.即锁子甲。 |
锁鼻术 | 锁鼻术 suǒ bí shù/shú/zhú1.道家睡眠时屏住鼻息控制呼吸之术。 |
锁宿 | 锁宿 suǒ sù/xiǔ/xiù1.谓锁闭于科举试场内应试。 |
锁索 | 锁索 suǒ suǒ1.亦作"鎻索"。 2.用铁链系束﹔逮捕。 |
锁屑 | 锁屑 suǒ xiè1.琐细﹐卑微。 |
锁柄 | 锁柄 suǒ bǐng1.新式门锁的供开关的把手。 |
锁事 | 锁事 suǒ shì1.细小的事情。 |
锁口 | 锁口 suǒ kǒu1.以斜交或钩连的针线缝纫衣物或扣眼。 2.控制出入口。 |
锁阳 | 锁阳 suǒ yáng1.药草名。肉质寄生草本。暗红色﹐无叶绿素。叶退化为鳞片状。花序顶生﹐长圆形。肉质茎含丰富淀粉﹐供食用。有补阴﹑益精血﹑利大便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