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的组词
锁常见的组词有:锁国,锁谏,锁骨,锁阳台,锁闱,锁黛,锁子帐,锁匙,锁闩,锁碎,锁臂,锁南枝,锁树,锁炼,锁鐄,锁骨观音,锁厅试,锁镣,锁国政策,锁伏板,锁梁,锁印,锁袱,锁靠,锁陀八,锁院,锁鼻术,锁阳,锁鱼,锁簧
词语 | 解释 |
---|---|
锁国 | 锁国 suǒ guó1.谓闭关自守﹐不同外国进行文化﹑经济﹑贸易等交流。 |
锁谏 | 锁谏 suǒ jiàn1.亦作"鏁谏"。 2.尽忠进谏。 |
锁骨 | 锁骨 suǒ gǔ/gū1.亦称"锁子骨"。胸腔前上部﹐呈S形的骨头﹐左右各一块﹐内端与胸骨相连﹐外端与肩胛骨相连。 2.见"锁子骨"。 |
锁阳台 | 锁阳台 suǒ yáng tái/tāi1.词牌名。即《满庭芳》。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
锁闱 | 锁闱 suǒ wéi1.犹锁院。 |
锁黛 | 锁黛 suǒ dài1.指美女皱眉头。黛﹐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青色颜料。 |
锁子帐 | 锁子帐 suǒ zǐ zhàng1.宝帐名。 |
锁匙 | 锁匙 suǒ chí/shi1.钥匙。 |
锁闩 | 锁闩 suǒ shuān1. 用以扣住门或窗的装置(如闩、弹簧锁)。 |
锁碎 | 锁碎 suǒ suì1.琐碎﹐细小。锁﹐通"琐"。 |
锁臂 | 锁臂 suǒ bì/bei1. 摔跤的一种握法:把对方的一条胳膊弯到他背后。 |
锁南枝 | 锁南枝 suǒ nán/nā zhī/qí1.曲牌名。属南曲双调﹐共九句。其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第四句可变为四字或六字。可用作小令﹐或用作过曲。 2.民间曲调名。开始流行于明代中叶。河南省传唱尤盛。有两种调子﹕一种字句短而较零碎﹐一种长短夹杂。歌声不同。 |
锁树 | 锁树 suǒ shù1.《晋书.刘聪载记》载﹕刘聪将宫殿﹐廷尉陈元达谏阻。聪怒﹐欲斩之。元达抱树大叫﹕"臣所言者﹐社稷之计也……朱云有云﹕'臣得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审陛下何如主耳!"并以锁链缚身于树﹐左右曳之不动。聪怒终解﹐纳其谏。后因以"锁树"指不畏死而尽忠进谏。 |
锁炼 | 锁炼 suǒ liàn1.亦作"鏁炼"。 2.锁链。 |
锁鐄 | 锁鐄 suǒ huáng1.见"锁簧"。 |
锁骨观音 | 锁骨观音 suǒ gǔ/gū guān/guàn yīn1.亦作"鏁骨观音"。 2.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
锁厅试 | 锁厅试 suǒ tīng shì1.亦作"鏁厅试"。 2.宋代称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应进士试。 |
锁镣 | 锁镣 suǒ liào1.锁住手脚的刑具。 2.比喻受到的束缚。 |
锁国政策 | 锁国政策 suǒ guó zhèng cè日本江户幕府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规定严禁与外国(中国、荷兰两国除外)通商。直到19世纪中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时代”方告结束。 |
锁伏板 | 锁伏板 suǒ fú bǎn1.桅舱前面的船板。可以启动﹐板下小舱可收藏东西。 |
锁梁 | 锁梁 suǒ liáng1.亦作"鏁梁"。 2.指眉心﹐两眉之间。 |
锁印 | 锁印 suǒ yìn1.亦作"鎻印"。 2.古代谓岁终封印停止办公。 |
锁袱 | 锁袱 suǒ fú1.用鸟兽细毛制成的衣饰。 |
锁靠 | 锁靠 suǒ kào1.束缚手腕的刑具。靠﹐通"?"。 |
锁陀八 | 锁陀八 suǒ tuó bā1.醉酒。 |
锁院 | 锁院 suǒ yuàn1.亦作"鏁院"。亦作"鎻院"。 2.指宋代翰林院处理如起草诏书等重大事机时﹐锁闭院门﹐断绝往来﹐以防泄密。 3.指翰林院。 4.指科举考试的一种措施。考生入试场后即封锁院门﹐以防范舞弊。 5.指科举考试。 6.指科举考场。 |
锁鼻术 | 锁鼻术 suǒ bí shù/shú/zhú1.道家睡眠时屏住鼻息控制呼吸之术。 |
锁阳 | 锁阳 suǒ yáng1.药草名。肉质寄生草本。暗红色﹐无叶绿素。叶退化为鳞片状。花序顶生﹐长圆形。肉质茎含丰富淀粉﹐供食用。有补阴﹑益精血﹑利大便功效。 |
锁鱼 | 锁鱼 suǒ yú1.亦作"鏁鱼"。 2.一种锁具。其制鱼形﹐取其守夜不瞑目之义。 |
锁簧 | 锁簧 suǒ huáng1.亦作"鏁簧"。 2.锁中有弹力的机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