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树的拼音、解释、组词
锁树的简介:
suǒ shù
1.《晋书.刘聪载记》载﹕刘聪将宫殿﹐廷尉陈元达谏阻。聪怒﹐欲斩之。元达抱树大叫﹕"臣所言者﹐社稷之计也……朱云有云﹕'臣得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审陛下何如主耳!"并以锁链缚身于树﹐左右曳之不动。聪怒终解﹐纳其谏。后因以"锁树"指不畏死而尽忠进谏。
1.《晋书.刘聪载记》载﹕刘聪将宫殿﹐廷尉陈元达谏阻。聪怒﹐欲斩之。元达抱树大叫﹕"臣所言者﹐社稷之计也……朱云有云﹕'臣得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审陛下何如主耳!"并以锁链缚身于树﹐左右曳之不动。聪怒终解﹐纳其谏。后因以"锁树"指不畏死而尽忠进谏。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锁树”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或成语,因此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含义。根据您的描述,“锁树”可能是“一种比喻性表达”,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限制或者束缚某物或某人,就像用锁把树木固定住一样。然而,在标准的语境下,“锁树”并没有固定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造句举例
- “为了防止森林被过度砍伐,政府采取了‘锁树’措施,确保每棵树都受到保护。”
- “社区通过‘锁树’活动来提高居民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 “环保组织倡导的‘锁树’行动旨在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 “在一次非法砍伐事件中,志愿者自发采取了‘锁树’措施,成功说服了相关人员停止砍伐行为。”
-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锁树’政策来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
注意事项
由于“锁树”这一表达方式并非标准用语,上述造句为基于您提供的词汇进行的创造。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希望准确传达此类含义,建议采用更为正式或明确的说法,例如“限制树木的砍伐和破坏行为”、“采取措施保护自然资源”。
如果您有特定的情景或者背景需要将这个词语用于表达某种意义,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精确地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