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的组词

湖常见的组词有:湖北渔鼓,湖田,湖光山色,湖畔,湖州滩簧,湖泽,湖目,湖海,湖北省,湖丝,湖绿,湖海飘零,湖勇,湖池,湖广,湖北大鼓,湖广熟,天下足,湖色,湖海士,湖海之士,湖烟,湖胶,湖北,湖绉,湖枭,湖海气,湖南丝弦,湖滨,湖阴,湖荡

词语 解释
北渔鼓 湖北渔鼓 hú běi/bèi yú gǔ1.曲艺的一种。清代乾隆年间,道情流入湖北省后发展而成。流行于湖北。原为一人坐唱,仅用渔鼓﹑简板按节拍。曾与皮影戏合流,改由集体演唱或两人对唱,句尾增加帮腔。解放后与皮影戏脱离,并吸收湖北小曲的曲牌,增加四胡﹑扬琴等伴奏乐器。
湖田 hú tián在湖泊地区开辟的水田,四周修筑围埝。
光山色 湖光山色 hú guāng shān sè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湖畔 hú pàn1.湖旁边:湖畔的柳树。 2.诗集。1922年出版。收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的抒情小诗六十一首。内容或抒写诗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或吟咏对纯洁爱情的向往,或赞美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或表现对劳动者不幸的同情。感情率真,风格清新。
州滩簧 湖州滩簧 hú zhōu tān huáng1.见"湖剧"。
湖泽 hú zé/shì湖泊和沼泽。
湖目 hú mù1.莲子的异名。
湖海 hú hǎi1.湖泊与海洋。 2.指湖泊。 3.泛指四方各地。 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北省 湖北省 hú běi shěng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湖丝 hú sī1.浙江省湖州市出产的蚕丝。色白,柔韧,质地极佳,行销国内外。又名白丝。
绿 湖绿 hú lǜ/lù淡绿色。
海飘零 湖海飘零 hú hǎi piāo líng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湖勇 hú yǒng1.犹水兵。
湖池 hú chí1.湖泊池沼。
广 湖广 hú guǎng/ān指湖北、湖南,原是明代省名。元代的湖广包括两广在内,明代把两广划出,但仍用旧名。
北大鼓 湖北大鼓 hú běi/bèi dà/dài/tài gǔ1.曲艺的一种。清代咸丰年间由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的大鼓传入湖北省发展而成,流行于武汉市和鄂东一带。初用鸳鸯铁板按节拍,后改用木板,并以三弦﹑二胡伴奏。基本曲调有四平调等。
广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hú guǎng/ān shú,tiān xià zú1.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湖色 hú sè/shǎi淡绿色。
海士 湖海士 hú hǎi shì1.《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后以"湖海士"指具有豪侠气概的人。
海之士 湖海之士 hú hǎi zhī shì旧时形容气慨豪放之人。
湖烟 hú yān1.笼罩于湖面的雾气。诗文中常用以形容水面混茫的景象。
湖胶 hú jiāo1.谓湖水封冻。
湖北 hú běi1.中国中部的省,简称鄂。面积185897平方公里,人口5439万(1990),省会武汉。该省三面环山,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70%,中部、南部为平原。是中国重要的产棉省及淡水养殖省,是轻重工业综合发展的省,武钢及十堰的汽车制造厂为中国著名大企业。水陆交通便利,长江、汉水、京广、焦枝、枝柳、襄渝等河流、铁路通过该省。
湖绉 hú zhòu浙江湖州出产的有绉纹的丝织品。
湖枭 hú xiāo1.湖霸。
海气 湖海气 hú hǎi qì1.豪侠之气。语出《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南丝弦 湖南丝弦 hú nán/nā sī xián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清中叶就有专业艺人演唱。曲调分板子丝弦﹑牌子丝弦﹑丝弦杂调三类。伴奏乐器以扬琴﹑琵琶﹑三弦等为主。
湖滨 hú bīn1.通常指已经开发并有建筑物的临湖土地。2.湖周围的地方。
湖阴 hú yīn1.湖的南边。
湖荡 hú dàng1.浅水湖。一般长有芦苇水草,多港汊。

湖的二字词语

绿 广

湖的三字词语

北省 海士 海气 南省 州市 海志 州镜

湖的四字成语

北渔鼓 光山色 州滩簧 海飘零 北大鼓 海之士 南丝弦 吃海喝 南大学

其他字的组词

亠组词 礼组词 㓛组词 秘组词 羞组词 嫌组词 䬞组词 趱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