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修大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湖南自修大学的简介:
hú nán/nā zì xiū dà/dài/tài xué
毛泽东、何叔衡等于1921年8月在长沙创办的一所传播马列主义和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学校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组织,培养革命干部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后附设补习学校,创办校刊《新文化》月刊。1923年11月被军阀查封。
毛泽东、何叔衡等于1921年8月在长沙创办的一所传播马列主义和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学校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组织,培养革命干部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后附设补习学校,创办校刊《新文化》月刊。1923年11月被军阀查封。
- AI解释
《湖南自修大学》并非一个正式注册或广泛认可的历史教育机构,可能是您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者虚构情境中的名称产生了兴趣。在现代汉语中,“自修”通常指的是通过自学来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湖南自修大学”这一名称可能是一种假设性的称呼,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湖南自修大学”。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将它分解为两个部分进行解释:“湖南”指位于中国中部的一个省份;“自修大学”则暗示了一种强调自主学习和个人发展的教育模式。
解释:
- 湖南:在中国地图上指的是湖南省。
- 自修: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向个人通过自我阅读、研究等自学方式提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精神。
- 大学:指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培养学术或专业人才。
造句:
- 如果能在湖南的某个地区推广“自修大学”的理念,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长。
- 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们每天都会查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 虽然没有官方的“湖南自修大学”,但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湖南自修大学”可能会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和个人成长的空间。
- “湖南自修大学”的理念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假设情境构建,并非实际存在。如果您对特定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有更多兴趣,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便给出更为准确的回答。
分词解释
湖
hú
1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泊。~泽。~滩。~荡。~光山色。2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广。3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笔。~绉。
南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自
zì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