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的组词
咸常见的组词有:咸平,咸遂濡泽,咸溜溜,咸京,咸阳市,咸嘴淡舌,咸酸,咸和,咸感,咸洛,咸与维新,咸若,咸頀,咸肉庄,咸秦,咸墨,咸土,咸丸子,咸浸浸,咸渊,咸阳,咸酸苦辣,咸杬子,咸丝丝,咸鸟,咸舄,咸擢,咸壤,咸阳桥,咸水灌溉
| 词语 | 解释 |
|---|---|
| 咸平 | 咸平 xián píng1.和平;太平。 |
| 咸遂濡泽 | 咸遂濡泽 xián suì rú zé咸:都;濡泽:沾湿,比喻恩泽。比喻都沾了光。 |
| 咸溜溜 | 咸溜溜 xián liū/liù liū/liù1.方言。犹言咸丝丝。 |
| 咸京 | 咸京 xián jīng1.原指秦代京城咸阳。后人常用以借指长安。 |
| 咸阳市 | 咸阳市 xián yáng shì在陕西省中部、渭河沿岸,陇海、咸铜两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秦置县,并为国都。1952年设市。人口82.2万(1995年)。市东有秦国都城遗址。北部毕郢塬多古代帝王陵墓,有茂陵、昭陵、乾陵等。 |
| 咸嘴淡舌 | 咸嘴淡舌 xián zuǐ dàn shé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
| 咸酸 | 咸酸 xián suān1.咸与酸的味道。常比喻世味不一。 |
| 咸和 | 咸和 xián hé/hè/huó/huò/hú1.协和;和睦。 |
| 咸感 | 咸感 xián gǎn1.《易.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享利贞,取女吉'也。"后以"咸感"谓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
| 咸洛 | 咸洛 xián luò1.咸阳与洛阳的并称。 |
| 咸与维新 | 咸与维新 xián yǔ wéi xīn咸:皆,都;与:参与。指一切除旧更新。 |
| 咸若 | 咸若 xián ruò1.《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
| 咸頀 | 咸頀 xián hù1.亦作"咸濩"。 2.尧乐《大咸》与汤乐《大頀》的并称。泛指典雅的古乐。 |
| 咸肉庄 | 咸肉庄 xián ròu zhuāng1.方言。一种变相的妓院。 |
| 咸秦 | 咸秦 xián qín1.指秦都城咸阳。唐人多借指长安。 2.指秦朝。 |
| 咸墨 | 咸墨 xián mò1.即咸黑。人名。 |
| 咸土 | 咸土 xián tǔ1.含有盐分的土壤。 |
| 咸丸子 | 咸丸子 xián wán zǐ1.咸鸭蛋。 |
| 咸浸浸 | 咸浸浸 xián jìn jìn1.略有咸味。 |
| 咸渊 | 咸渊 xián yuān1.咸池和虞渊的并称。神话传说谓日浴于咸池,至于虞渊乃为黄昏。亦偏指虞渊。 |
| 咸阳 | 咸阳 xián yáng1.指秦桧。《战国策.秦策四》载﹐齐﹑韩﹑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南宋丞相秦桧割地媚金以求偏安﹐事类昭王。秦都咸阳而桧姓秦﹐故时人以"咸阳"称之。 |
| 咸酸苦辣 | 咸酸苦辣 xián suān kǔ là本指四种味道。也比喻生活经历中的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
| 咸杬子 | 咸杬子 xián yuán/wán zǐ1.即咸鸭蛋。因用杬木皮汁和盐腌渍,故名。后来也用米汤和入盐草灰腌渍。 |
| 咸丝丝 | 咸丝丝 xián sī sī1.味道略微带点咸。 |
| 咸鸟 | 咸鸟 xián niǎo/diǎo1.传说中的大皥之子。 |
| 咸舄 | 咸舄 xián xì1.亦作"咸舃"。 2.含盐碱的土地。 |
| 咸擢 | 咸擢 xián zhuó1.十二律中太簇律的第十九律。参阅《隋书.律历志上》。 |
| 咸壤 | 咸壤 xián rǎng1.含有盐分的土地。 |
| 咸阳桥 | 咸阳桥 xián yáng qiáo1.即西渭桥。汉建元三年始建,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称便桥或便门桥。故址在今咸阳市南。唐代称咸阳桥,当时送人西行多于此相别。 |
| 咸水灌溉 | 咸水灌溉 xián shuǐ guàn gài利用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进行的灌溉。可增加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形成适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条件,取得一定的增产效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扩大灌溉水源的重要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