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组词

油常见的组词有:油头,油帽,油饼,油軿,油麻,油胚,油渍,油汗,油嘴花唇,油大,油緑,油松,油轮,油石,油彩,油毡,油里滑,油田,油皮,油浸枇杷核,油工,油煠猾狲,油腥,油壶卢,油水,油画,油铛,油靴,油碢,油裔

词语 解释
油头 yóu tóu/tou1.形容人狡猾轻浮。亦指狡猾轻浮的人。 2.指涂了油的头发。 3.犹油水。指不正当的便宜。 4.指可作为借口的事。
油帽 yóu mào1.古高昌国妇女所戴的帽子。
油饼 yóu bǐng1.一种油煎面食。 2.油料作物的种子榨油后成饼形的渣滓,可以用做饲料和肥料。也叫油枯。
軿 油軿 yóu píng1.见"油軿车"。
油麻 yóu má1.即芝麻。
油胚 yóu pēi1.方言。油炙豆腐。
油渍 yóu zì1.被油浸渍。 2.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污。
油汗 yóu hàn/hán1.皮肤分泌的油脂和汗液的混合物。 2.方言。即蚜虫。
嘴花唇 油嘴花唇 yóu zuǐ huā chún形容说话油滑虚浮。
油大 yóu dà/dài/tài1.方言。指猪肉。
油緑 yóu lǜ/lù1.指光润而浓绿的颜色。 2.绿豆的一种。
油松 yóu sōng裸子植物门,松科。常绿乔木。叶两针一束,十分粗硬。球果卵形,种子有翅。在中国东北南部、黄河流域或四川北部,大多组成单纯林。木材质硬,富含松脂。松树节、针叶和花粉可入药。种子榨油,能供食用或工业用。
油轮 yóu lún1.设有装液体的货舱﹑专用于载运散装石油的轮船。
油石 yóu shí/dàn1.一种磨刃具用的天然石或人工石。2.使用时要用油的磨石。3.可用于制作油石的岩石。
油彩 yóu cǎi1.含有油质的颜料。 2.指油画。
油毡 yóu zhān1.用植物纤维和动物毛做的厚纸坯或毡浸透沥青后制成的建材,有隔水性,有韧性,可用来做屋顶、地下室墙壁等的防水、防潮层。
里滑 油里滑 yóu lǐ huá1.形容非常狡猾。
油田 yóu tián由一定地质构造控制,主要储集石油并可供开采的地区。常由不同油藏组合而成。按储油圈闭的不同,可分为构造型油田、地层型油田和复合型油田等。中国最著名的油田有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
油皮 yóu pí1.皮肤的表层。
浸枇杷核 油浸枇杷核 yóu jìn pí pá hé/hú1.同"油炒枇杷核"。
油工 yóu gōng1. 涂刷金属表面的工人。
煠猾狲 油煠猾狲 yóu yè/zhá huá sūn1.见"油煠猢狲"。
油腥 yóu xīng1.借指鱼﹑肉类食品。
壶卢 油壶卢 yóu hú lú1.见"油葫芦"。
油水 yóu shuǐ①饭菜里含的脂肪质:这碗面油水很重。②比喻分外的或不正当的收入:清水衙门,没有油水。
油画 yóu huà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厚纸、木板等上作的画。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起源并发展于欧洲,近现代成为世界性的主要画种之一。
油铛 yóu dāng/chēng1.指盛有沸油的锅。比喻险境。 2.沾有油脂的锅。指烧菜的锅。
油靴 yóu xuē1.亦作"油鞾"。 2.用桐油涂制的可以防水的长筒靴。
油碢 yóu tuó1.油煎大饼。
油裔 yóu yì1.飘浮,流动。

油的二字词语

軿 绿

油的三字词语

里滑 壶卢 炸鬼 渍渍 煔木 碧车 軿车 豆腐 晃晃 纸扇 水活 汪汪 罐车 幕车 腻腻 幢车 花卜 璧车 果子 烟墨

油的四字成语

嘴花唇 煠猾狲 火虫虫 腻腻 头滑脑 蒸校尉 回磨转 画颜料 纸枚子 干火尽 头滑脸 干灯尽

其他字的组词

丹组词 矛组词 李组词 汽组词 帮组词 陨组词 扇组词 掠组词 婴组词 强组词 暮组词 瞎组词 蘸组词 䥴组词 禶组词 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