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摇娘的拼音、解释、组词

踏摇娘的简介:

tà/tā yáo niáng
1.见"踏謡娘"。 2.指歌女。

  • AI解释

踏摇娘》,在古代中国文学中指代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民间舞蹈。它源自唐代,是当时的一种音乐舞蹈剧目,其名称来自其中一段歌词“踏摇娘”。“踏摇”可以理解为舞者脚步的轻快跳跃,“娘”则是对女性角色的称呼,综合起来,即描绘了一位活泼、灵动的女子在舞台上表演的情景。《踏摇娘》融合了歌与舞,是当时一种广受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

造句

  1. 唐代的乐坛上,《踏摇娘》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2. 在那热闹的宴会上,只见一位少女轻盈地走上舞台,开始了一出《踏摇娘》的表演。
  3. 当年那场《踏摇娘》的演出,在民间传为佳话,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4. 为了庆祝节日,村里特意请来几位艺术家,重现了《踏摇娘》,引来了乡亲们的阵阵掌声。
  5. 戏剧学院的学生们正准备表演一出现代版的《踏摇娘》,以此传承传统艺术。

请注意,《踏摇娘》实际上是一种舞蹈或戏剧形式的名字,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人物名。以上句子是基于其象征意义而进行创作,旨在表达与之相关的场景或情感。

分词解释

1 用脚踩:~步。~板。~青(春天到郊外散步。亦称“踏春”)。~雪。~月。践~。糟~。脚~实地。2 亲自到现场去:~看。~勘。~查。~访。

yáo

1 摆动:~曳。~晃。~荡。~篮。动~。~摆。~头摆尾。~~欲坠。扶~直上。2 往上升:风举云~。

niáng

1 母亲:~亲。~家。爹~。2 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子。姑~。娇~。新~。3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