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的组词

题常见的组词有:题拂,题花,题目,题柱客,题念,题捕,题号,题桥柱,题销,题舆,题解,题旌,题临安邸,题襟,题外,题要,题补,题覆,题剑,题衣,题桥志,题和,题鴂,题柱志,题糕,题破,题授,题纸,题红,题字

词语 解释
题拂 tí fú/bì1.品评,褒扬。
题花 tí huā1.题诗咏花;绘花。 2.书籍报刊上装饰标题的图画。
题目 tí mù1.标题;篇目。 2.品评。 3.题识;名称。 4.试题;习题。 5.为问题。 6.主题;命题。 7.指话题。 8.借口;名义。 9.名堂;花样。 10.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11.见"题目正名"。
柱客 题柱客 tí zhù kè1.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
题念 tí niàn1.犹提念。多用于怀念死者。
题捕 tí bǔ1.犹缉捕。
题号 tí hào/háo1.标题名称。
桥柱 题桥柱 tí qiáo zhù1.汉司马相如初离蜀赴长安,曾于成都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事见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题销 tí xiāo1.谓上奏经皇帝批准报销。
题舆 tí yú1.东汉周景任豫州刺史时,尝辟陈蕃(字仲举)为别驾。蕃辞不就。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复更辟。蕃惶惧,起视职。事见《太平御览》卷二六三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后遂用作典故,以"题舆"谓景仰贤达﹐望其出仕。
题解 tí jiě/jiè/xiè1.关于诗文典籍题旨的阐释。亦指汇编成册的此类专集。唐吴兢有《乐府题解》。 2.关于数理化等学科中问题的推演﹑计算﹑解答。亦指汇集成册的此类专集。
题旌 tí jīng1.题书表彰。多用于死者。
临安邸 题临安邸 tí lín ān dǐ诗篇名。南宋林升作。临安,今浙江杭州。全文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诗中谴责南宋小朝廷偏安一方,醉生梦死,不思收复失地,语言愤慨辛辣。
题襟 tí jīn1.抒写胸怀。唐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常题诗唱和﹐有《汉上题襟集》十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段成式》。后遂以"题襟"谓诗文唱和抒怀。
题外 tí wài1. 在划定或公认的范围以外的。如:不大可能对已由该构成假说组织好了的事实加以证实的题外证据。
题要 tí yào/yāo1.概要。
题补 tí bǔ1.旧谓官场出缺,奏请补授。
题覆 tí fù1.明代六部向皇帝进呈的一种公务文书。意谓题本奏覆。多用于回答垂询。
题剑 tí jiàn1.谓题剑表德。《后汉书.韩棱传》﹕"﹝韩棱﹞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致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后遂用作典故﹐以"题剑"表示君主对臣子的特殊恩宠。 2.泛指主仆﹑上下之间的特殊知遇。
题衣 tí yī/yì1.后汉任末记事于衣的故事。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后以"题衣"为负笈游学之典。
桥志 题桥志 tí qiáo zhì1.见"题柱志"。
题和 tí hé/hè/huó/huò/hú1.把死者的名字写在棺材头上。和,棺题。
题鴂 tí jué1.鸟名。即伯劳,古称鵙。题﹐通"鶗"。
柱志 题柱志 tí zhù zhì1.指求取功名荣显的壮志。
题糕 tí gāo亦作“题餻”。指 唐 刘禹锡 重阳题诗不敢用“餻”字的故事。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九:“刘梦得 作《九日诗》,欲用餻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 宋子京 以为不然。故 子京 《九日食餻》有詠云:‘飚馆轻霜拂曙袍,糗餈花饮鬭分曹。 刘郎 不敢题餻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后遂以“题餻”作为重阳题诗的典故。
题破 tí pò1.犹点明﹐道破。 2.犹题遍,题尽。谓对某一事物﹐已反复题写﹑品评,无可再写。 3.谓以笔墨题写﹑品评。破,助词。
题授 tí shòu1.奏准任命(官员)。
题纸 tí zhǐ1.写有考题的试纸。
题红 tí hóng/gōng1.见"题红叶"。
题字 tí zì1.对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为留纪念而写上字。 2.指为留纪念所题写的字。

题的二字词语

题的三字词语

柱客 桥柱 桥志 柱志 汉柱 红叶 扇桥 名録

题的四字成语

临安邸 名乡会 西林壁 名道姓 目正名

其他字的组词

丌组词 冈组词 币组词 团组词 讳组词 钞组词 兼组词 挨组词 婿组词 解组词 劙组词 籥组词 虉组词 躝组词 㱎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