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的组词
题常见的组词有:题疏,题字,题凤,题缄,题笔,题桥,题奏,题剑,题志,题和,题注,题品,题引,题准,题表,题柱,题名乡会,题襟,题升,题请,题醒,题扇桥,题目,题地,题结,题拂,题材,题扇,题染,题评
词语 | 解释 |
---|---|
题疏 | 题疏 tí shū1.指古代药局配药后,在药物外囊标注药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项。 2.署名于寺院疏头,多为资助香火费用。疏,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借指化缘簿。 3.犹上奏。 |
题字 | 题字 tí zì1.对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为留纪念而写上字。 2.指为留纪念所题写的字。 |
题凤 | 题凤 tí fèng《世说新语·简傲》载:三国魏嵇康同吕安相友,一次吕至嵇家,嵇康外出,其兄邀吕入内,吕在门上写一“凤”字,不入而去。“凤”字为“凡鸟”二字所成,是吕安对嵇康之兄的嘲讽。后以“题凤”为贵客来访。 |
题缄 | 题缄 tí jiān1.在书信函件封皮上题写受件人姓名﹑官衔。 |
题笔 | 题笔 tí bǐ1.为文作字。引申为鬻诗卖文。 2.题写的字句。亦指题字之处。 |
题桥 | 题桥 tí qiáo1.见"题桥柱"。 |
题奏 | 题奏 tí zòu1.谓上奏章。 2.题本﹑奏本的并称。 |
题剑 | 题剑 tí jiàn1.谓题剑表德。《后汉书.韩棱传》﹕"﹝韩棱﹞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致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后遂用作典故﹐以"题剑"表示君主对臣子的特殊恩宠。 2.泛指主仆﹑上下之间的特殊知遇。 |
题志 | 题志 tí zhì1.犹题跋。 2.题写的标记,表札。 |
题和 | 题和 tí hé/hè/huó/huò/hú1.把死者的名字写在棺材头上。和,棺题。 |
题注 | 题注 tí zhù1.以头额撞冲。 2.指僧道之进见。 |
题品 | 题品 tí pǐn1.品评。 |
题引 | 题引 tí yǐn1.诗文的题目和序引。 |
题准 | 题准 tí zhǔn1.奏经皇帝批准。 |
题表 | 题表 tí biǎo1.标榜,吹嘘。 |
题柱 | 题柱 tí zhù1.见"题桥柱"。 2.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3.谓题写楹联。 |
题名乡会 | 题名乡会 tí míng xiāng huì/kuài1.宋代进士及第,各集同乡于佛寺,列书姓名,以资纪念,谓之题名乡会。 |
题襟 | 题襟 tí jīn1.抒写胸怀。唐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常题诗唱和﹐有《汉上题襟集》十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段成式》。后遂以"题襟"谓诗文唱和抒怀。 |
题升 | 题升 tí shēng1.犹提升。 |
题请 | 题请 tí qǐng1.犹奏请。 |
题醒 | 题醒 tí xǐng1.提醒。题,通"提"。 |
题扇桥 | 题扇桥 tí shàn/shān qiáo1.相传为晋王羲之替卖扇老姥题扇之处。桥在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之南。事见《晋书.王羲之传》。 |
题目 | 题目 tí mù1.标题;篇目。 2.品评。 3.题识;名称。 4.试题;习题。 5.为问题。 6.主题;命题。 7.指话题。 8.借口;名义。 9.名堂;花样。 10.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11.见"题目正名"。 |
题地 | 题地 tí dì/de1.谓突起在地上。 |
题结 | 题结 tí jié/jiē1.谓行文拘提犯法官吏,了结案件。 |
题拂 | 题拂 tí fú/bì1.品评,褒扬。 |
题材 | 题材 tí cái文艺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现象。由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有时也指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如“战争题材”、“工业题材”等。 |
题扇 | 题扇 tí shàn/shān1.谓题写字画于扇上。作留念之赠。 |
题染 | 题染 tí rǎn1.题诗作画,笔墨点染。 |
题评 | 题评 tí píng1.品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