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的拼音、解释、组词
铅华的简介:
qiān/yán huá/huà/huā
1.亦作"铅花"。 2.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3.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 4.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5.借指青年妇女。 6.指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文字。 7.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8.比喻落花。 9.比喻冷月的清光。
1.亦作"铅花"。 2.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3.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 4.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5.借指青年妇女。 6.指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文字。 7.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8.比喻落花。 9.比喻冷月的清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
1. 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唐.权德舆〈玉台体〉诗一二首之一一:「铅华不可弃,莫是稿砧归。」宋.辛弃疾〈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词:「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铅华》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但它的字面意义可以拆解为“铅”和“华”。在这里,“铅”象征着厚重、沉稳等特性;而“华”通常指光彩、美丽等。综合来看,《铅华》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深厚底蕴或经过岁月沉淀后的美的形象。
不过,在一些古典文学或者古风文化中,这个词可能会被用作描绘某种美或情态的词汇,常用来形容女子妆饰后的一种淡雅之美。在古汉语里,“铅华”有时指代的是女性所用的粉类化妆品,或者是经过修饰、打扮后的美丽状态。
下面给出5个造句示例,以更好地理解“铅华”的使用:
- 她卸去了所有繁复的装饰,只留下自然流露出来的铅华。
- 月光下的她仿佛一幅素雅的画卷,尽显铅华之美。
- 这位名媛虽然年轻,却已展现出了非凡的气质和铅华之气。
- 在那场古装秀上,所有演员都努力表现出古代女子的铅华姿态与风度。
- 他笔下的女子总是带着一种不施粉黛的铅华之姿,令人陶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铅华”一词比较少见于现代汉语中的直接使用。在文学创作或文艺作品中,它更多作为一种富有意境和美感的词汇出现。
分词解释
铅
qiān,yá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球。2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笔。~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华
huá,huà,huā
1 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2 精英:精~。含英咀(jǔ)~。3 开花:~而不实。春~秋实。4 繁盛:繁~。荣~富贵。5 奢侈:浮~。奢~。6 指中国或汉族:~夏。中~。~裔。~胄( ➊ 华夏的后裔; ➋ 贵族的后裔)。~工。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8 头发花白:~发(fà)。~颠(指年老)。9 指时光:年~。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