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的组词
杨常见的组词有:杨柳宫眉,杨扠,杨枝水,杨吴,杨虎围匡,杨无敌,杨执戟,杨朱泣岐,杨柳身,杨小楼(1878-1938),杨根思(1922-1950),杨门,杨沫(1914-1995),杨枝,杨业(?-986),杨子津,杨迈金,杨伴,杨妃醉舞,杨纡,杨浦大桥,杨柳依依,杨荷,杨朱泣,杨秀清(1823-1856),杨震关,杨靖宇(1905-1940),杨柳户,杨妃,杨雀衔环
词语 | 解释 |
---|---|
杨柳宫眉 | 杨柳宫眉 yáng liǔ gōng méi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
杨扠 | 杨扠 yáng chā1.亦作"杨叉"。 2.一种叉禾草的农具,长柄,歧头如丫。 |
杨枝水 | 杨枝水 yáng zhī/qí shuǐ1.佛教喻称能使万物复苏的甘露。 |
杨吴 | 杨吴 yáng wú1.五代十国的吴国。因其建立者为杨行密,故称。 |
杨虎围匡 | 杨虎围匡 yáng hǔ wéi kuāng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
杨无敌 | 杨无敌 yáng wú dí1.对北宋名将杨业的誉称。 |
杨执戟 | 杨执戟 yáng zhí jǐ1.汉扬雄的别称。杨,通"扬"。语本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昔杨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 |
杨朱泣岐 | 杨朱泣岐 yáng zhū qì qí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
杨柳身 | 杨柳身 yáng liǔ shēn1.形容女子苗条轻柔的身段。 |
杨小楼(1878-1938) | 杨小楼(1878-1938) yáng xiǎo lóu (1878-1938)京剧演员。名三元,安徽怀宁人。名老生兼武生杨月楼之子。幼入北京小荣椿科班,学武生。继承家学,又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嗓音清亮,表演追求神似。代表剧目有《长坂坡》、《挑滑车》、《霸王别姬》等。 |
杨根思(1922-1950) | 杨根思(1922-1950) yáng gēn sī(1922-1950)革命烈士。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连长。11月29日,率一个排坚守长津郡下碣隅里小高岭阵地,打退敌军八次冲锋。当敌军发起第九次冲锋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人,子弹也已打完,他毅然抱起拉燃的炸药包冲入敌群,炸死大量敌人而牺牲。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称号。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
杨门 | 杨门 yáng mén1.即蔽筜。本为车筜,用以蔽尘。也做门扉。一说,门名。 |
杨沫(1914-1995) | 杨沫(1914-1995) yáng mò (1914-1995)小说家。湖南湘阴人。女。早年任小学教员、书店店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等。 |
杨枝 | 杨枝 yáng zhī/qí1.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2.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3.指白居易的侍妾樊素。樊素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 |
杨业(?-986) | 杨业(?-986) yáng yè (?-986)北宋大将。又名继业,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北)人。土豪出身,善骑射。初事北汉,任建雄军(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守卫北方,屡立战功,号称“无敌”。后归宋,任知代州兼三交(今山西太原北)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公元986年,宋军北伐,他率西路军收复云州等地。不久因东路军在河北战败,他奉命掩护云州等地居民后撤,被辽军包围,负伤被俘,绝食而死。子延昭、孙文广在与辽、西夏的战事中,累立战功。他们的事迹在当时即被传颂,后逐渐演化为杨家将的故事传说。 |
杨子津 | 杨子津 yáng zǐ jīn1.即杨子渡。杨,通"扬"。 |
杨迈金 | 杨迈金 yáng mài jīn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对上等黄金的俗称。 |
杨伴 | 杨伴 yáng bàn1.同"杨叛儿"。 |
杨妃醉舞 | 杨妃醉舞 yáng fēi/pèi zuì wǔ1.菊花品种名。 |
杨纡 | 杨纡 yáng yū1.亦作"杨陓"。 2.古泽薮名。确址旧说不一,不可考。 |
杨浦大桥 | 杨浦大桥 yáng pǔ dà/dài/tài qiáo跨越黄浦江,连接浦西与浦东新区的第二座斜张桥。在上海浦西宁国路与浦东歇浦路之间。为上海内环线跨黄浦江的两个越江枢纽之一。总长8354米,主桥长1178米,两岸引桥共长7176米,主跨长602米,通航净空48米。主桥宽30.35米,设六条车行道,两侧各设2米宽观光人行道。采用钢与钢筋混凝土结合梁斜拉索结构。主桥采用钻石型双塔,塔高208米,两侧各锚有三十二对斜拉索。1993年建成通车。 |
杨柳依依 | 杨柳依依 yáng liǔ yī yī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杨荷 | 杨荷 yáng hé/hè1.古代楚地流行的歌曲名。 |
杨朱泣 | 杨朱泣 yáng zhū/shú qì1.在歧路悲泣。 2.指临歧感伤之泪。 |
杨秀清(1823-1856) | 杨秀清(1823-1856) yáng xiù qīng (1823-1856)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贫苦农民出身。1846年参加拜上帝会。曾假托天父附体,取得天父代言人的特权。金田起义时,领中军主将。后封东王,主持朝政。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兵北伐与西征,并主持外交事务。因居功自傲,独揽大权,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引起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在杨韦事变中被韦昌辉杀害。 |
杨震关 | 杨震关 yáng zhèn guān1.东汉杨震为潼关西华阴人,好学博览,时称"关西孔子。"后因别称潼关为"杨震关"。 |
杨靖宇(1905-1940) | 杨靖宇(1905-1940) yáng jìng yǔ (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之一。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1929年到东北。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东北坚持长期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2月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
杨柳户 | 杨柳户 yáng liǔ hù1.晋陶潜《五柳先生传》描写隐士五柳先生门前植五柳树,后因以"杨柳户"指隐逸之士的家。 |
杨妃 | 杨妃 yáng fēi/pèi1.见"杨贵妃"。 |
杨雀衔环 | 杨雀衔环 yáng què xián huán以之为报恩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