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的组词
川常见的组词有:川陆,川奠,川守,川谷,川川,川岩,川室,川渚,川贝,川禽,川华,川人,川色,川党,川剧,川壅必溃,川地,川菜,川楚白莲教起义,川江,川吏,川流不息,川端康成(1899-1972),川坻,川壑,川岑,川费,川岫,川途,川气
词语 | 解释 |
---|---|
川陆 | 川陆 chuān lù/liù1.水陆。亦指水陆路途。 |
川奠 | 川奠 chuān diàn1.水产品用于祭享者。 |
川守 | 川守 chuān shǒu1.川吏。 |
川谷 | 川谷 chuān gǔ/gǔ/yù1.河流。 2.河谷。 |
川川 | 川川 chuān chuān1.钝重迟缓貌。 |
川岩 | 川岩 chuān yán1.山川,山水。 |
川室 | 川室 chuān shì1.古代宫中养蚕之处。为敦劝桑事,后妃定期在此举行亲蚕仪式。语本《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陈澔集说:"公桑,公家之桑也。蚕室,养蚕之室也。近川,便于浴种也。" |
川渚 | 川渚 chuān zhǔ1.水中小洲。 |
川贝 | 川贝 chuān bèi1. 中药川贝母的简称。 |
川禽 | 川禽 chuān qín1.指水生动物。 |
川华 | 川华 chuān huá/huà/huā1.浪花。 |
川人 | 川人 chuān rén1.舟民,水居之民。 |
川色 | 川色 chuān sè/shǎi1.川光。 |
川党 | 川党 chuān dǎng1.宋哲宗时旧党三派之一。以苏轼为领袖。亦称蜀党。 |
川剧 | 川剧 chuān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四川以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清初到清中叶,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等相继流入四川,与当地语音结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各种声腔与当地民间灯戏经常同台演出,风格趋向统一,清末统称“川戏”,后改今称。剧目有《柳荫记》、《秋江》、《芙蓉传》等两千余种。 |
川壅必溃 | 川壅必溃 chuān yōng bì kuì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
川地 | 川地 chuān dì/de1.平旷的地带。 |
川菜 | 川菜 chuān cài1. 以麻辣为主的四川特色菜肴,为中国名菜派之一。如:川菜名厨。 |
川楚白莲教起义 | 川楚白莲教起义 chuān chǔ bái lián jiào/jiāo qǐ yì清代四川、湖北农民起义。乾隆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无地农民流入川、鄂两省边界地区,在白莲教的组织下,于1796年先后发动起义。次年会师于四川,众达数十万人,多次击败清军,坚持斗争达九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
川江 | 川江 chuān jiāng长江干流自四川宜宾经重庆市至湖北宜昌段的习称。长1033千米。其中奉节至宜昌间河流切穿巫山,多峡谷险滩,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故又称峡江。 |
川吏 | 川吏 chuān lì1.掌管水路的官吏。 |
川流不息 |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
川端康成(1899-1972) | 川端康成(1899-1972) chuān duān kāng chéng (1899-1972)日本小说家。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参与创办《文艺时代》等杂志。曾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自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长篇小说《雪国》、《千羽鹤》、《古都》等。 |
川坻 | 川坻 chuān dǐ/chí1.河岸。 |
川壑 | 川壑 chuān hè1.河谷。 |
川岑 | 川岑 chuān cén1.犹言山泽﹑草野。 |
川费 | 川费 chuān fèi1.川资。 |
川岫 | 川岫 chuān xiù1.山川。 |
川途 | 川途 chuān tú1.亦作"川涂"。亦作"川涂"。 2.道路,路途。 3.指水路。 |
川气 | 川气 chuān qì1.河面的水气﹑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