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的组词

川常见的组词有:川楚白莲教起义,川岫,川人,川逝,川薮,川吏,川禽,川气,川游,川口,川馆,川冈,川黔铁路,川蜀,川骛,川奠,川涂,川藏公路,川费,川梁,川塞,川岳,川资,川衡,川贝,川江,川域,川府,川墨,川剧

词语 解释
楚白莲教起义 川楚白莲教起义 chuān chǔ bái lián jiào/jiāo qǐ yì清代四川、湖北农民起义。乾隆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无地农民流入川、鄂两省边界地区,在白莲教的组织下,于1796年先后发动起义。次年会师于四川,众达数十万人,多次击败清军,坚持斗争达九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川岫 chuān xiù1.山川。
川人 chuān rén1.舟民,水居之民。
川逝 chuān shì1.河水流逝。喻时光消逝。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薮 chuān sǒu1.川泽。
川吏 chuān lì1.掌管水路的官吏。
川禽 chuān qín1.指水生动物。
川气 chuān qì1.河面的水气﹑雾气。
川游 chuān yóu1.泅水渡河;游泳。
川口 chuān kǒu1.河口。
川馆 chuān guǎn1.谓闯蒙馆,打秋风。川馆者多为浪游四方的落魄士子。
川冈 chuān gāng1.河畔的山冈。
黔铁路 川黔铁路 chuān qián tiě lù从重庆经贵州遵义至贵阳。长463千米。1965年全线建成。其中重庆境内一小段主要利用原有的綦江铁路改建而成。已电气化。是中国西南地区铁路重要干线。
川蜀 chuān shǔ1.指四川省。古为蜀国之地,故称。
川骛 chuān wù1.江河奔驰。形容迅疾。
川奠 chuān diàn1.水产品用于祭享者。
川涂 chuān tú1.见"川途"。
藏公路 川藏公路 chuān zàng gōng lù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途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长2410千米,为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曾名康藏公路。1954年通车。沿途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冰雪期长,筑路工程艰巨。是西藏同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川费 chuān fèi1.川资。
川梁 chuān liáng1.桥梁。
川塞 chuān sāi/sài/sè1.河防要塞。
川岳 chuān yuè1.山川。
川资 chuān zī旅费;盘缠: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
川衡 chuān héng1.《周礼》官名,为地官之属,掌川泽之禁令。
川贝 chuān bèi1. 中药川贝母的简称。
川江 chuān jiāng长江干流自四川宜宾经重庆市至湖北宜昌段的习称。长1033千米。其中奉节至宜昌间河流切穿巫山,多峡谷险滩,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故又称峡江。
川域 chuān yù1.河水流经的地域。
川府 chuān fǔ1.指万物蕴积之所。
川墨 chuān mò1.古指四川出产的墨。宋代曾享誉东南。
川剧 chuān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四川以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清初到清中叶,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等相继流入四川,与当地语音结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各种声腔与当地民间灯戏经常同台演出,风格趋向统一,清末统称“川戏”,后改今称。剧目有《柳荫记》、《秋江》、《芙蓉传》等两千余种。

川的二字词语

川的三字词语

川的四字成语

黔铁路 藏公路 泽纳污 壅必溃 渟岳峙 流不息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今组词 东组词 㒰组词 抡组词 帝组词 钮组词 减组词 啸组词 盔组词